笔趣阁>军事历史>乱世逐流>第五十章 歃血为盟
会说吧。”

赵川看着墙上的倒霉蛋,脸上冷笑不止!

贴加官也叫开加官,是中国古代刑侦官员进行刑讯逼供的主要手段之一,简单有效,而且不会留下“罪证”。不象打人会留痕迹。

首先,审讯人员将预备好的桑皮纸(或者别的什么纸,气密性不好就行)揭起一张,盖在犯人脸上,审讯人员嘴里早含着一口水,使劲一喷,噀出一阵细雾,桑皮纸受潮发软,立即贴服在脸上。

这时,犯人依然可以说话,招供,同时呼吸受阻,内心恐惧加深。

审讯人员紧接着又盖第二张,如法炮制。犯人在这个过程中,会因为呼吸困难而挣扎,内心的恐惧会放大,求生的**会越来越强烈!

等用到第五张,第六张……多少因人而异,反正总有一张会彻底封住呼吸,人就会窒息而死。

最后,审讯人员走上前去,细细检视,那n张叠在一起,凹凸分明,犹如戏台上跳加官的面具,这就是贴加官这个名称的由来。

残忍而有效的审讯和谋杀手段。

赵川向薛强展示了自己的技巧,既可以残忍的杀人,也可以留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样的美丽诗句,薛家堡的家主,此刻居然有些看不懂赵川这个人了。

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人的求生**,才是最强大的本能,无论孔孟之道怎么洗脑,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少之又少。

特别是知道自己会在一段时间内死去,这个时间又很多,内心越来越恐惧的情况下!

才用了第二层纸,这个人就招了,让薛强有些不敢相信,他还想看看赵川的笑话呢,没想到这个自己手下抓到的斥候,居然竹筒倒豆子一样全招了。

慕容垂私军,侦查地形,收集领地信息……赵川跟薛强两人面面相觑,这只怕不是慕容恪的“燕国官方态度”,而是属于慕容垂本人的“私人意志”。

“这位燕国的吴王,似乎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啊!”赵川感慨了一声,他跟慕容垂已经是无法调和的矛盾,无论是出身,阵营,还是因为女人都是这样。

“听说现在燕军主力已经北上幽州,打算夺回龙城(今辽宁朝阳),慕容垂把斥候放我这里干嘛?”

薛强有点懵逼,弄不明白慕容垂在想什么。

“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罢了,燕国若是入侵中原,河东首当其冲,慕容垂是想打河东的主意,情报需要做到前面,等真打起来的时候,反而不好下手了。”

“想不想跟着我混?看你也是个胆子大的。”

赵川如同一头饿狼,盯着这位刚刚招供,还未平复心情的家里。

原以为会纳头就拜,没想到对方居然直接咬舌自尽了!

赵川跟薛强二人都是面色阴沉,慕容垂的御下手段,未免有些厉害了,对方宁可自尽也不愿投降,多半还是有很多原因的吧,比如家眷什么的。

逐渐汉化的燕国政权跟东晋没什么两样,底层的佃农和家奴生不如死,上层的贵族穷奢极欲,后者对前者有直接的控制权。

汉人和鲜卑人各行各的路,各走各的道,最后殊途同归。

“你要小心些,一定还有没抓到的探子,将来等慕容家缓过劲来,绝对会第一时间出兵河东,向南可以夹击洛阳,向西亦可威胁长安。”

薛强点点头,他也知道,现在只是中场休息,因为燕国伤了元气,桓温又忙着“刷声望”准备篡位,局势还算是平静,但水下的暗流,却是在慢慢聚集。

“据说桓温将要搬迁先帝的陵寝,这件事你怎么看?”两人走出空气沉闷腐臭的地牢,来到薛强的书房,这位薛家一把手就迫不及待的问赵川。

“还行吧,如果他能把淮北淮南的运河什么的疏通一下就更好了。不然啊,都是表面功夫。”

赵川摇摇头,不以为然。

中国统一战争,自古以来,都是由南向北,由西向东,这跟河流走向和地势是密切相关的。晋国如果想北伐成功,唯一要做的,就是修运河,在淮南淮北两地屯田,逐步推进。

一年打下一块地方,屯田,巩固,然后再继续推进。东晋客观上没有这个条件,桓温自然也没办法做到这一点,更何况桓温还要篡位呢。

“我这里多年聚集的流民颇多,本来这次还想让他们跟着桓温一起南迁,现在看来,桓温只是沽名钓誉之辈,不足为信,唉!”

薛强叹息了一声,薛家堡人口压力颇大,一到冬天就要实行粮食配给制度,其中酸楚,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

赵川看着这位快四十的中年汉子,两鬓都开始斑白,不由得有些同情他起来。

“放心吧,一切都会过去的,等桓温带着北伐大军离开洛阳,我这里可以再接纳一万户左右,相信到时候你那里就不会有问题了。”

两人又商议了一阵,薛强便派专人将赵川送到黄河岸边,那里早有薛家技术最好的船家在等候着。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改日我让犬子带着那五千户来洛阳,他就在你身边给你帮忙吧。”

薛强意味深长的说道。

对方的话有些意思,赵川却不想说破,点点头道:“没问题的,那我先走了,咱们后会有期了。”

赵川这一趟似乎只是被卢偃阴了一把,而且还没有阴到,但路上所蕴含的凶险,旁人察觉不到。

恰逢乱世,人心不古,出卖和被出卖,每天都在上演。

<

状态提示:第五十章 歃血为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