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吕氏皇朝>第二百八十六章 吕布归来

曹*听董昭说离开的那支军马是杨奉,就笑道:“公仁如何知道是杨奉走了?”

“曹公何必考我!”董昭笑道:“您击退了李傕、郭汜立下大功,杨奉认为你掌握重权之后必然容不下他,而他又和白波黄巾贼有联。现在向东而去,定然是引兵去大梁了。杨奉不过是一个无谋之辈,曹公无须顾虑他。”

曹*又问道:“那李傕、郭汜现在盘踞长安,先生又怎么看呢?”

“曹公还在考我!”董昭说:“这两个人现在和没有爪子的老虎,没有翅膀的鸟一样,很快就会被明公所擒,更不需要担心了!”

曹*听了董昭的话十分开心,他觉得自己和董昭聊的十分投机,于是他问道:“我下一步该如何去做呢?这可是关乎朝廷的大事!不知道先生是否能教我?”

董昭看曹*问的诚恳,笑道:“明公你起义兵翦除暴乱,入朝辅佐天子,这是和春秋五霸一样的功劳。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对你的所作所为不一定都会服气、顺从。现在您要是和天子一起留在洛阳,只怕不妥。只有移驾去许昌才是上策。但是朝廷几经波折才回到旧都,很多人都希望能安稳的呆在这里,如果你现在要迁都,反对的声音肯定不但是大丈夫做非常的事,才能成就非常的功业,还希望您决断!”董昭觉得曹*考了自己两次,自己不考考他,是很丢份的事,出办法让曹*自己选择。

曹*拉住董昭的手说:“这还要想么?我本来就想迁都许昌,但是现在有杨奉在大梁,百官在洛阳,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此事容易!”董昭笑道:“明公先用书信稳住杨奉,然后再和百官说,洛阳没有粮食,你想要移驾许昌,那里靠近鲁阳,粮食转运方便。那些大臣一定会欣然从命的!”

其实曹*怎么会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他明白,要给手下人表现的机会。更何况曹*也想招揽董昭这个人,于是他在董昭说完后,拉着董昭的手说:“以后若是我有什么事,还希望你能给我提意见。”董昭看着曹*那么重视自己,就欣然从命了。

第二天,曹*就和手下人密议迁都许昌。这时候侍中太史令王立私下对宗正刘艾说:“我仰观天象,从去年开始太白犯镇星于斗牛,过天津,荧惑又逆行,与太白会于天关,金火交会,这种天象是有新天子出现了。我发现大汉的气数将终,但是在晋魏之地,一定会有代汉之人出现。”然后王立又密奏献帝说:“天命都常常变换,五行也不是长盛不衰的。代替火的是土,而代替汉朝的人,应该是在魏地。”

曹*知道了这件事,私下里告诉王立说:“我知道你忠心,但天道是不能预测的,你还是不要泄露太多的天机,以免惹祸上身。”

告诫了王立后,曹*又把王立的话告诉了荀彧,荀彧说:“刘邦因为火德而成为天下之主,明公正是土命。许都属土,明公到了那里一定会兴旺的。根据五行来说,火能生土,土能旺木,这有正符合董昭、王立的话。他日一定会有天子在许昌出现!”曹*听了荀彧的话,就决定迁都许昌。

其实我巴不得曹*迁都许昌呢,我最想要的就是司隶之地,洛阳乃是我想定都的地方。我坐镇洛阳,以长安为腹地,出虎牢、汜水,进可以争霸中原,退可以守关中膏腴之地。以并凉为养马之所,用巴蜀做粮仓。不出十年,天下必然可定。

曹*既然决定迁都,就照董昭的话去做了,他先写信安抚杨奉,然后告诉百官自己的决定。那些官员早就饿怕了,听曹*说许昌有粮食,还不屁颠屁颠的和他走。不过也有不开眼的,像杨彪他就派人去通知杨奉了。杨奉听杨彪说曹*也要劫驾,立刻带兵前来拦路。

历史上的杨奉还让曹*小头疼了一把,因为他麾下有徐晃,现在徐晃在长安玩呢,曹*命夏侯敦一个冲锋就把杨奉所部给击溃了。就连杨奉自己也在乱军之中被夏侯敦斩于马下。曹*击溃了杨奉,带着刘协和文武百官迁都许昌,他在许昌大兴宫室,开始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路,可就在不久之后,我就让他白白的浪费了钱粮。

刘协既然脱离了长安,我立刻带兵围住长安,然后向天下宣告,李傕和郭汜已经败在我的手上,我乃是长安之主。这时候逃走的牛辅,也带兵前来加入了我的麾下。我让牛辅光拿俸禄不干活,他也乐的清闲。李儒看着我善待牛辅,对我更是感激,也更用心的效忠我了。在李儒看来,我之所以善待他和牛辅,是因为我还恋着董卓旧日之情。其实他并不知道,杀不杀牛辅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我想让他李儒归心。用一个废物,换一个天下大才,这笔生意我做的似乎不亏。

吕布兵败以后,收拢残兵败将往长安而来。本来从洛阳到长安最近,可当时曹*和杨奉他们在洛阳打仗,吕布又不想让曹*知道自己的踪迹,就绕了一个圈,从别处往长安潜行,这样一来就绕远了一点。我正式宣布接管长安的时候,吕布正在河内抢张扬的粮食。当吕布从张扬那接到消息说我掌握了长安,马不停蹄的带兵从洛阳直插长安与我汇合。

我正在长安处理政务,听说吕布带兵回来,于是亲自到城门处迎接他么。吕布看见我,立刻从赤兔马上跳下来说:“大哥,我想死你了!”

“奉先!”我打量了一下吕布笑道:“许久不见我怎么感觉你雄壮了许多?来!命侯成、成廉把部队带去军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六章 吕布归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