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146节 回宁 3
子里的骨头扔给狼,狼因为吃骨头而暂缓了一下,但吃完骨头后,狼又跟上来,屠户再次扔骨头,狼再次吃骨头,再次暂缓了一下,可吃完后,却又再次跟上来,屠户无路可退,不得不奋起一搏,杀死狼得以大难不死,同时,他发现跟着自己的这两头狼其实在玩弄诡计,一头假装睡觉在麻痹他,另一头则在背后准备攻击他,这个屠户如果没奋起一搏,他就必死无疑了。父亲…”蒋纬国很动感情地道,“我们不就是那个屠户吗?日本不就是狼吗?为了缓和狼的攻击,我们把东北当成骨头,丢给了日本狼,日本狼吞吃了东北,确实暂缓了几年,但吃完东北后,它又盯上华北,如果我们把华北也当成骨头丢给日本狼,日本狼吃完华北呢?日本跟狼一样,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它们是永远都喂不饱的,它们不会满足于一两块骨头,它们要吃人,要把我们吃掉!我们还能怎么办?只能跟那个屠户一样,奋起一搏、死中求生!”

“说得好!说得好!”蒋介石看着蒋纬国,神色很激动、很欣喜,“纬儿啊,你说的真好。这场战争肯定要打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该怎么打这场战争?纬儿你在战略上也颇有头脑,你…对了,白崇禧今天下午就要到南京了,我打算晚上在憩庐请他吃晚饭,顺便谈谈战略上的问题,到时候你也一起参加吧!”

“好。”蒋纬国点点头。

父子俩又谈了一些闲话,但蒋介石最近比以前更加的忙碌,因此蒋纬国也没耽误蒋介石时间,说了几分钟的客套话后就跟蒋介石告辞,返回紫金山的第128团驻扎地。

“我勒个去!”刚到第128团的驻扎地,蒋纬国就吃了一惊,他并不是为第128团吃惊,而是为紫金山吃惊,原本清幽雅静的紫金山此时人声鼎沸得犹如菜市场,超过三万民工正在紫金山上下挥汗如雨着,山脚下的砖瓦、木材、水泥、砂子、石子、石灰、钢筋等各种建筑材料堆成遍地开花的一座座或红色或青色或黄色或灰色的五彩斑斓的小山,搅拌机、挖掘机、推土机、起吊机、压路机等工程车辆也是比比皆是,虽然中国此时的工业化和机械化水平都很低,但还是有超过五十辆工程车在紫金山这里投入施工,基本上都是德国进口,另外还有上百辆大卡车来回如风、飞沙走石,使得原本是风景名胜的紫金山变成了一个大型施工现场。蒋纬国看到,车辆无法爬山,虽然紫金山上已经特别修建了一条从山顶至山脚的公路,但是,把建筑材料运上半山腰或山顶的手段基本上是人力运输,一队队满面风霜、汗流浃背的民工犹如挑山工般背着一摞摞砖瓦、一根根圆木、一袋袋水泥、一筐筐砂石…艰难地往山上搬运,充满劳动力感的、荡气回肠口号声在山上山下此起彼伏,令蒋纬国听得都感到阵阵热血沸腾。

“哎哟!”蒋纬国正看着,突然听到身边不远处传来一声惊叫以及哗啦啦的东西摔地声,他顺声望去,看到一个民工好像是因为不慎踩进一个小土坑里而跌倒在地,背着的一筐砂石也因此而倾倒洒在地上。“老王,你没事吧?有没有闪到腰?”周围的几个民工急忙围上去。

“没事!没事!”那个跌倒民工是一个四五十岁的朴素汉子,他爬起身,急忙把地上的砂石一捧一捧地装回筐里。蒋纬国惊讶地看到那个跌倒民工的右小腿在流血,应该是跌倒时被砂石剐蹭划伤的。“大叔!”蒋纬国走过去,“你受伤了,在流血呢,赶紧去给医生看看吧!”

“不碍事!不碍事!”民工笑了笑,“庄稼人,这点皮外伤算啥?”

“大叔,别这么拼命嘛!”蒋纬国有点不大忍心,“歇一歇吧!”

“不能歇!不能歇!国家给我们每人开出一个月十块钱工资呢!咱要对得起这份工资啊!并且修建紫金山是国军的重要工程,国家大事可万万不能耽误的!”民工神色很认真地说道。

蒋纬国心头感到涌起股股暖流,多好的老百姓啊!正所谓“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话虽然有点以偏概全,但也并非没有道理,古往今来,数典忘祖、认贼作父的有几个是普通老百姓?那些身居高位者,无不以“国家精英”而自诩,但正因为位置太高了、思想太复杂了、眼界太开阔了、想的太多了,反而会干出远不如社会基层老百姓的卖国求荣、祸国殃民的事情来。蒋纬国记得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击旅顺前在郊区农村抓到一个叫阎世开的农村教师,利诱其为日军带路,阎世开凛然怒斥道:“宁做中华断头鬼,不做倭奴屈膝人!”最后被日军剖腹挖肝而杀害。蒋纬国还记得后世有一个网络成语叫“地命海心”,意思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用于讽刺一些身处于社会最底层却还整天谈爱国的人,但是,蒋纬国并不蔑视那些“地命海心的人”,一个国家里,精英们位高权重、养尊处优,却不择手段地拼命捞钱,然后举家携款逃到国外,相反的,“地命海心的人”虽然身居社会最底层,但却坚贞爱国,虽然这种行为被某种仁人志士大为鄙夷、大加嘲讽,但是,这种人不可爱吗?精英们不爱国,地命海心的人也不爱国,我们的祖国究竟还有谁来爱呢?中国人“勤劳善良”,这并非自我吹嘘,而是真正值得骄傲的中国人的优秀品德,中国的基层百姓们,为国家付出的要远远地超过欧美西方国家的民众,但跟国家索取的又远远地低于


状态提示:第146节 回宁 3--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