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156节 上海 5
士卒、视死如归’,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当世人还是清朝愚民不成?”

蒋纬国彻底无语了。

蒋纬国是蒋介石的二儿子,这个身份给他带来的各方面巨大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身份也有一个非常“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存在“难言之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蒋纬国完成什么成就、干出什么成绩、取得什么成果,都会被视为“能力之外的必然收获”。举个例子,蒋纬国在战场上成功地指挥了一场战役,胜利歼灭日军一万人,外界会这样看待:

了解蒋纬国以及尊重、信任、拥护、崇敬蒋介石的人会说:“不错!虎父无犬子。”

不怎么了解蒋纬国以及不怎么尊重、信任、拥护、崇敬蒋介石的人会说:“真的假的啊?蒋纬国歼灭一万日军?肯定是他老头子给他吹出来的,估计歼灭三千就不错了。老头子故意给他儿子吹牛造势,还不是为了让他儿子能多捞一些资本,早点往上爬,以后好接他的班嘛!”

不了解蒋纬国以及反对蒋介石的人则会嗤之以鼻:“蒋纬国能歼灭一万日军?老蒋要么是把别人功劳张冠李戴到他儿子头上,要么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弥天大谎,也许打的是败仗,硬生生地被老蒋吹成了胜仗。反正是不可能的,蒋纬国不可能那么厉害。”

越不了解蒋纬国、越反对蒋介石的人,就越不相信蒋纬国的成就、成绩、成果是真的,哪怕确实是真的,这种人也坚定不相信是真的。这就是蒋纬国作为蒋介石儿子的不方便之处,即便他拿出货真价实的成就,别人也会怀疑这是蒋介石故意为了给儿子镀金而吹出来的甚至是虚构出来的。实际上,蒋纬国此时21周岁,但他已经完成了非常众多、非常重大的成就,年龄太轻、成就太大,再加上蒋介石儿子这个特殊身份,想让人不怀疑都难。如果蒋纬国的成就换成是别人做的,晋升为上将都是绰绰有余的,但蒋纬国不能跟别人一个速度,如果“稍微快点”,哪怕是名至实归的应得奖励,也会让外人觉得甚至是坚信蒋介石在给儿子开后门。因为是蒋介石的儿子,所以蒋纬国不但不能升得比别人快,反而还要特意比别人升得更慢点。

柳无垢父亲柳亚子是同盟会早期成员,可以说是国民党的元老人物,但他的政治立场是非常亲共的,所以他在“四一二政变”后与蒋介石割席断交,认为蒋介石彻底背叛孙中山,已是一个无药可救的独夫民贼,所以拒绝重入国民政府,并且极度憎恶蒋介石,谁在他面前提起蒋介石,他要么勃然大怒要么冷嘲热讽,甚至,就连蒋介石曾下榻过的饭店,他都嫌“煞气”而不愿意入住。受到父亲的长期熏陶和各种耳闻目睹,柳无垢自然对蒋纬国没半点好感,首先,蒋纬国当初抢别人老婆的光荣事迹可是上过报纸头条的,影响不但恶劣,而且很深远,作为接受过西式教育、充满西方思想的新时代知识女性,柳无垢对蒋纬国的人品道德是十分鄙夷的;其次,蒋纬国在平津战役中只是一个少校营长,虽然蒋纬国确实对战役发展和最终胜利起到重大作用,但中宣部、《中央日报》、《扫荡报》对蒋纬国“功绩”进行大吹特吹式宣传,结果弄巧成拙,使得蒋纬国本就“天然显得很可疑”的功绩更加被人不承认是真的了;最后,正如柳无垢说的,蒋纬国是第918团第1营的营长,而第918团此时正在战火纷飞的平津前线参战,蒋纬国居然离开平津前线,跑到没有战事的上海,这怎么看都是极度可疑的。

“看到你在这里,我就释疑了。”柳无垢眼神里充满鄙视地看着蒋纬国,“难怪杨将军、俞市长他们对日本人要一忍再忍,原来你在这里,原来国府根本就不打算在上海对日开战。”

“这是什么逻辑嘛?”蒋纬国很无奈。

柳无垢再次冷哼一声:“蒋委员长不把他儿子安排在最安全的地方,难道还反而安排在最危险的地方不成?如果是,那你为什么从平津前线偷偷地溜掉?你在这里,直接说明上海是不会爆发战事的。”

蒋纬国不得不承认,柳无垢的思维逻辑是无懈可击的。“其实呢…我父亲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只不过事关‘国家机密’。”蒋纬国开始屡试不爽的装腔作势。

可惜,柳无垢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吃蒋纬国故弄玄虚的这套伎俩:“是吗?那在今天下午,你为什么不对你的部队下达自卫反击的命令?日本军人在对你们这些中国军人开枪啊!你们居然都不还手?一支军队在被敌军开火射击后都不还击,那这支军队到底还是军队吗?还能保卫国家吗?”

“我们不是不还手,而是…还没准备好。”蒋纬国没法说实话,只能含糊其辞。

“从九年前的‘济南惨案’开始,你们就没准备好,九年过去了,你们还是没准备好!”柳无垢的语气充满了这个时代热血青年特有的针砭时政弊端的锋利,“你们一直都准备不好!你们只想着得过且过的安逸!”她怒气冲冲地看着蒋纬国,“既然如此,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我今天来根本就是缘木求鱼、对牛弹琴!我父亲说得对,根本就不能指望你父亲和南京政府!”说完直接转身快步离去。

“靠!莫名其妙!”蒋纬国郁闷地大发感慨,“我的老爸啊,我突然间理解你了,明明在进行全力以赴的准备,却被误认为是不作为,但又没法解释,确实憋得慌!唉!哥的寂寞,谁


状态提示:第156节 上海 5--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