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321节 明修栈道
国军在中国境内占领区面积且针对经济发达地区”的新指示。

裕仁天皇的这个新指示出于五大目的:

第一,节约军力,日本军队把太多军力投入了南京战场,明显是很得不偿失的;

第二,攻城略地、掠夺资源,实现初步的“以战养战”,弥补日本的战争损失;

第三,占领中国大片的富裕发达地区,获得一个个胜利,从而振奋日本军队军心、稳定日本民众民心;

第四,占领中国大片的富裕发达地区,从而压缩中国政府的生存空间,继而可在经济上、资源上打击中国政府的抗战实力和抗战信念,同时震慑中国政府;

第五,为以后“谈判”做准备,获得在谈判桌上压住中国政府的战争资本。

关于第五点,裕仁已经想好了,如果中日两国真的在德国的斡旋调停下展开“和平谈判”,很显然,哪国军队在战场上占优势,哪国政府就在谈判桌上占优势,如果日本军队能在中国境内占领大片地区,中国政府自然在谈判桌上不得不低头屈服,无底气开出太高的停战条件。裕仁已经通过德国特使的渠道,得知中国高层内的“温和派”希望把局势恢复到七七事变前,中日就可以暂时性握手言和,但中国高层内的“强硬派”则希望把局势恢复到九一八事变前,中日才可以暂时性握手言和。很显然,如果日军在中国关内地区占领几个省,中国高层内“强硬派”肯定无法开口索要东北了。

战争到这个时候,日本高层基本上没打算立刻结束,因为立刻结束是不利于日本方面的,日本高层想进行最后一场豪赌,赌本就是新建的10个师团、25万生力军。

颁布命令时,陆军首脑、参谋本部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神色异常严峻地对参加此次作战的高级将领们说出了东乡平八郎当初在对马海战中说出的名言:“皇国兴废,在此一战!”

载仁亲王心里非常清楚日本此时的困境:打了七个多月的战争,日本把储备的国力几乎耗尽了,但收益却很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已是骑虎难下。和谈停战?中国方面必定会得势不饶人,“和谈停战甚至比战败了更糟糕”,只能继续打下去,而继续打下去只有两个结果,一是再次失败,再次损兵折将、耗费无数,让日本的困境雪上加霜,日本就真的要“废了”,二是扭转乾坤、力挽狂澜,依靠大胜振奋军心、民心、国力、国威,弥补日本为战争消耗的资源,到那时候,无论是再继续打下去还是和谈停战,日本都是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立于不败之地。

知道事关重大的日军各层各级各部门各机构都开足马力、全力以赴。


状态提示:第321节 明修栈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