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342节 烈城 2
毒气炸弹,并没有小型的“毒气手榴弹”,不过,冈村中将受到启发,他命令部下大量地收集干草枯叶,然后在雨花台西北处山丘下(南京春夏时节刮西北风,所以雨花台西北处是雨花台的上风口)堆成二三百个小山般的干草枯叶堆,接着点火。

雨花台西北处山丘下,二三百个大火堆熊熊燃烧,同时也生出数百股滚滚的浓烟,烟柱随风飘扬弥漫,迅速汇聚成笼罩雨花台的烟云烟雾。看到整个雨花台都在云山雾罩中,冈村中将不慌不忙地下达了下一个命令:“倒辣椒,倒油。”火堆边的日军纷纷把事先准备好的几百麻袋的辣椒、几百桶的菜油倾倒在了火堆上(这些辣椒、菜油大部分是日军从占领区内搜刮来的),霎时,原本就异常呛鼻的黑烟顿时变得刺鼻至极、辛辣至极,在火堆边的日军要么戴着防毒面具,要么用湿毛巾罩住口鼻,不少日军都剧烈咳嗽或被呛得涕泪交零,最后,日军又在混合了辣椒、菜油的火堆上都浇了好几桶水,顿时,火势大减,但黑烟则急剧增加,几百股烟柱一下子都变成了遮天蔽日的庞然大物,继而把雨花台笼罩得结结实实、天昏地暗。

冈村中将搞出的这一手“烟漫雨花台”共有三个目的,一是用这种辛辣的“毒烟”对付雨花台上的南京军,二是用烟雾弥漫雨花台,让雨花台上南京军无法看清楚进攻上来的日军,从而无法精确射击和扫射,三是让紫金山上重炮群看不清雨花台的战况,分不清混在一起的日军和南京军,从而无法展开炮击。冈村中将没有用毒气,一是耗费太大,二是此时刮着风,毒气作用有限。用干草、枯叶、辣椒、菜油等物,成本低得可以忽略不计,自然极度的划算。

“不好...”在雨花台山岗上密切关注这一幕的第58旅副旅长廖龄奇眼看着排山倒海的烟幕呼啸上来,顿时明白日军的意图了,不由得心急如焚,他急忙下令炮兵部队开火,呼啸而落的炮弹只是炸毁了几十个日军火堆,日军迅速就搞起了更多的火堆,炮弹有限,不划算。廖龄奇随即发现,烟幕正在越来越快地上升,他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雨花台下的大火加热了空气,热空气自然上升,所以把这些烟幕都给带了上来。

“真毒!”接到报告的施中诚也五内俱焚。

躲藏在坑道里的南京军官兵们陷入了别无选择的境地,关闭坑道出口,他们会自己窒息死在坑道里,不关闭坑道出口,这些浓烈的黑烟就会钻进来。更严重的是,日军已展开进攻。茫茫烟海中,大批戴着防毒面具的日军正在分散性地冲上来,但山岗上的南京军几乎看不见。冲锋的日军人人戴着一个大水壶,爬到半山腰时,日军都纷纷解下水壶,狠狠地灌上几大口,缓解生理上的燥热和辛辣,然后继续前进,没多久,大批的日军就涌到了雨花台的山岗高处,朝着南京军的主阵地发动疯狂攻击。

第师团进攻雨花台时,横尸遍地,完全地暴露在南京军的机枪群火力网里,但冈村中将此时指挥第15、第17师团展开进攻时,这条“死亡之路”只让日军付出区区的几百人的代价便突破了。雨花台上的南京军步兵们、机枪手们、炮手们几乎就看不到敌情,可视距离不足三十米,如果此时雨花台上有空气监测器,测出的2.5值怕是远超过后世中国几座“雾霾之都”一年中空气质量最糟糕的那天。南京军虽然是最“阔绰”的中国军队,但也不可能还没看到敌人就用机枪不停地扫射,因此日军靠着浓烈烟云的掩护,十分轻易地就出现在守军鼻子跟前,继而展开了腥血飞扬的近战。堑壕里、战壕里、交通壕里、坑道里、阵地里...两军官兵殊死搏杀。尽管日军死伤人数超过南京军,但局势明显已经不利于南京军,毕竟南京军丢失了最重要的地形优势和工事优势,激战至当晚,日军成功地在雨花台上站稳脚跟,作战模式不再是阵地攻防战,而是变成了拉锯战。

后半夜时,第17师团师团长广野太吉中将接到一份很让他意外的报告,他部下的一个中队在半小时前俘获一名雨花台南京军的上尉军官,实际上,对方是主动跑到日军控制区内投降的,并且对方还操着一口流利的日语:“不要开枪!我有重要情报向你们长官进行汇报!”

广野中将十分惊奇地接见了这个南京军的上尉。南京之战爆发这么久,日军确实俘获了不少南京军官兵,但基本上都是受伤后或昏迷后无法动弹才被俘的,主动投降的有,但极少,加起来不到一百人。十万南京军,仅不到一百人投降,投降人数占总人数的千分之一都不到,南京军战斗意志之顽强过硬让日军十分震惊。

“你为什么投降?”广野中将很感兴趣地问这个南京军上尉。

“我不是投降。”南京军上尉神色平静但语出惊人,“我是回归,因为我本来就是堂堂大日本帝国的日本人。”

“什么?”广野中将吃惊了。

“中将阁下!”这个南京军上尉正色道,“我也是日本军人,军衔是少尉,我隶属于‘梅机关’,六年前奉命潜入支那境内加入支那军王耀武部补充第1旅,眼下是支那军第74师第58旅的旅部通讯参谋。我觉得,眼下是我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所以我才摸出支那军阵地,到皇军这边。中将阁下,您的士兵刚才差点儿杀死我,如果我真的被皇军杀了,我死不瞑目还是其次的,最严重的是你们得不到我提供的重


状态提示:第342节 烈城 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