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599节 道德整肃 1
、文化水平较高、道德素质较高、身体强壮的年轻人,组建成一支支‘文明纠察队’,前往全国各地、社会各层,无孔不入地展开该运动。”

“嗯…为什么需要‘身体强壮’呢?”

“身体不强壮,怎么打人?”

“啊?打人?”

“嗯,我已经拨款创办了一家皮鞭工厂,量产一种能打人时鞭鞭见血但又不会致命的牛皮鞭,统一发放给‘文明纠察队’队员。”

“纬国,这不妥吧?精神文明的建设应该讲究教育开化、以理服人,怎么能动粗?”

“我的大哥哟!对于那些满脑子石头一样旧思想的愚夫刁民,能讲道理?我也不是说不对他们进行教育开化、以理服人,但是,教化是需要时间的,可是,太多的愚夫刁民干的事情都是伤天害理的,比如生了女婴就放在澡盆里淹死,生病不去医院却找巫师跳大神驱邪,怀疑某人是煞星灾星就将其用死刑处死,遇到自然灾害或为了祈祷风调雨顺而用活人献祭鬼神,买卖孩童妇女,等等等等,这些恶事,我们有时间慢慢地阻止吗?必须立刻让他们住手!既然是立刻让他们住手,肯定没法讲道理了,所以,鞭子最有效!”蒋纬国越说越心急如焚,越说越心痛如绞,他取出一叠厚厚的照片,“大哥你看看吧!这些是全国各地落后愚昧地方发生的各种惨不忍睹甚至令人发指的事情!都是因为愚昧而造成的!简直是作孽!必须杜绝!”

蒋经国看了一眼那些触目惊心的照片,立刻被蒋纬国说服了:“纬国,你说得对!”

“不过,大哥你说得对,三青团的成员们大多是知识分子,不够狠,我还是从军队里抽调一批人手吧!很多轻度残疾(比如断了右手食指、断了一条胳膊、少了半个脚掌、瞎了一只眼睛)的军人无法重归部队、再上战场,让他们带领三青团成员们干这事再合适不过了!”蒋纬国对蒋经国还是不大放心。

兄弟俩取得共识后,再拉上宋美龄,新运活动立刻开始紧锣密鼓的展开。蒋纬国脑子最聪明,目光最长远,所以整体步骤由他规划。蒋纬国第一步是以三青团为主体、以南京军残疾老兵为骨干,组建“文明宣传队”和“文明纠察队”(也被称为“道德警察”),二三十人为一小队,一百来人为一中队,四五百人为一大队,两千来人为一联队,进行军事化管理,上城下乡,前往全国各地,以城市为中心,辐射覆盖向四周地展开活动。文明宣传队负责“动口”,文明纠察队负责“动手”,纠察队员装备皮鞭,纠察队长(老兵)装备手枪。在此之前,蒋纬国必须先对文明宣传队和文明纠察队本身进行“精神、思想、道德”等现代文明的教育。

蒋纬国亲自给文明宣传队和文明纠察队的核心人员上课,他痛心疾首、声泪俱下同时声色俱厉:“我们的同胞、中国的国民,因为数百年来的奴化教育和愚民教育,在精神文明这方面上早已经落后于优秀民族。德国人在二十年前战败投降,殖民地被没收,国土被割让,财富被掠夺,整个德国可谓山河破碎,但是,德国只花了短短二十年时间便东山再起,为何?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德国国民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普遍很高!一百个知书达理的文化人和一百个愚夫刁民,哪个做事更有效率?还用说?德国人做事古板严谨、脚踏实地、一丝不苟,我们中国人做事呢?或是投机取巧,或是不择手段,或是弄虚作假,跟德国人的差距简直是云泥之别!我们的四万万八千万国民充斥着太多的愚民!刁民!懒民!恶民!我并非一棍子打死所有人,无论是愚昧、刁滑、懒散、丑恶,都是有程度不同的,有人是非常愚昧,有人是有些愚昧,但是,积少成多,就成了我们民族的劣根性和污点!我也并非贬低我们的国民,我们的国民拥有很多优点,比如吃苦耐劳、节约简朴、坚忍不拔,这都是在世界所有民族里数一数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自己国民的诸多不足之处乃至可恨之处!知耻后勇,见贤思齐!所谓愚民,就是思想愚昧、麻木不仁!因为思想愚昧,所以偏激、狭隘、愚蠢、糊涂、凶残,犯下大错、干出恶事却浑然不知!甚至还以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破坏性极强!所谓刁民,就是性格刁滑奸诈,毫无羞耻心,为了区区蝇头小利就可以起哄闹事,玩弄手段,背后坑人,待人处事时耍弄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寡廉鲜耻而不自知,占得小便宜而沾沾自喜,损人利己、恩将仇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所谓懒民,就是懒惰散漫,没有纪律性,不求上进、好吃懒做、好逸恶劳,只想着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却不懂得勤劳致富,有手有脚却整天靠坑蒙拐骗混日子,赌博喝酒样样都来,回家再打老婆孩子作威作福;所谓恶民,既是恶俗粗鄙又是凶恶狠毒,前者猥琐下流、厚颜无耻,后者心胸狭隘、嫉贤妒能,记别人小过而忘别人大恩,睚眦必报并且手段毒辣,见不得别人好,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就恶意诽谤造谣、中伤抹黑,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落井下石。…”蒋纬国越说越激动,“在我们同胞的身上,美好的地方有很多,但丑恶的地方也有很多,甚至更多!我们为什么要进行道德整肃?因为他们绝大部分行为或是在法律范畴之外,或是打法律的擦边球,或是在法律不健全的空白处,而这些,就是道德的约束范围!道德,本来是人用来自我约束的,但


状态提示:第599节 道德整肃 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