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069节 日常 4
她已经等你三个月了。”

“这个…”蒋纬国顿时头皮发麻。

姚金河十分真诚地道:“建镐,四小姐对你是真心的,你走了后,她隔三差五就到南园,跟姑妈(姚夫人)一起谈论你,神情蛮开心的,就是充满希望的那种开心,说等你回来接她,她要陪伴你一辈子,为你相夫教子的什么的,说了很多,还经常哼唱一首歌,歌名叫什么《想象之中》,她说这首歌是你给她创作的,真的?建镐,真看不出来啊,你居然还会创作歌曲。”

蒋纬国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你们难道没看到程金冠也来了吗?就在第128团里!我怎么去接四小姐?接过来整天在她老公面前成双成对?”

“离婚呗!”姚金河显得不以为然,“那个程金冠在外面早就有女人了,还生了一个孩子,整天让四小姐独守空房,他本来就对不住四小姐,更何况,四小姐现在心里只对你一往情深。”

蒋纬国无奈地道:“然后呢?接过来整天在她前夫面前成双成对?”

姚金河撇撇嘴:“你可是蒋委员长的儿子,把那个程金冠从部队里挤走,还不是一句话?”

竺培风叹口气:“四小姐的身孕已经有五个月了,建镐,你就不能对她负责吗?她怀的是你的孩子啊!四小姐那么可怜,你就给她幸福嘛!”

蒋纬国在心里大叫:“关我屁事!又不是我干的!老子自从来到这个时空,到现在还是他妈的处男呢!”他苦着脸:“把四小姐接过来,再把程金冠踢出部队,那我岂不是太卑鄙了?”

竺培风和姚金河都摇头叹气,顺便对蒋纬国有一丝鄙夷:“占了人家的身子,现在推三阻四不肯负责,什么人嘛!”

晚上的时候,蒋纬国接到了一个好消息,来自金三角。

金定国给蒋纬国发来电报,声称他们已经在金三角站稳脚跟了。

蒋纬国在跟金定国、曾力伟、赵海军、唐飞虎分离时是8月20日,眼下过了一个半月。金定国四人前去开拓蒋纬国的“毒品事业”,启动资金是蒋纬国给的一百万美元,队伍共有一千零二十四人,武器是五百支枪。那天跟蒋纬国分别后,金定国四人带着部下们兵分两路,一路前往缅甸,通过缅甸抵达金三角,一路前往泰国,通过泰国抵达金三角,最后在金三角完成“胜利会师”,这个过程得到了缅甸华侨领袖胡文虎和泰国华侨领袖郑永兴的大力支持,没费什么太大的事,金定国等人以化整为零的方式,陆续抵达堪称穷山恶水的泰北清盛地区。

接下来的事情,只能说是“顺风顺水”,因为金定国等人在那里简直是如鱼得水,第一,金三角是缅甸、泰国、老挝的三国交界边区的穷乡僻壤,本来就是天高皇帝远、缅泰老三国中央政府鞭长莫及的地方,并且缅甸是英国殖民地,老挝是法国殖民地,两国都没有自主权,对金三角地区的控制力完全为零,而两国的主子英国人、法国人也忙着欧洲的事情,伦敦和巴黎哪里会有闲心去管地球那一边的某块殖民地的鸟不拉屎的边远地区,至于泰国,也一样,泰国虽然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但夹在英法两大列强之间,泰国政府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应付身边这两大强敌还来不及,再加上国内长期动荡不安,因此泰国政府对泰北的控制力度等于此时国民政府对西藏地区,所以金三角地区完全就是“三不管”,金定国等人在金三角堪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第二,金定国等人在金三角一带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缅甸和泰国境内的华侨就不用多说了,至于缅甸北部、泰国北部的当地少数民族,几乎个个都跟华人(不一定是汉人)有着血缘关系,并且这些少数民族也是游离于缅泰中央政府直接统治下的,个个都是独立一方的割据势力,当然,这些少数民族的割据势力并不强大,因为他们所在国家的中央政府十分弱小,无力真正收服他们。缅甸北部地区的掸邦拥有300多万人口以及超过15万平方公里的地盘,掸邦的主体民族是掸族,而掸族就是傣族,至于掸邦的第二大民族,就是华族;缅甸和云南交界处以及缅甸和泰国交界处是佤邦,共生活着十万佤族人,而这些缅甸佤族人跟中国境内的佤族人根本就是一个民族,并且佤邦里人人说汉语;至于缅北克钦邦,根本就是佤邦的翻版,克钦邦的克钦族就是中国境内的景颇族,而克钦邦以前就是中国领土;而在缅北地区里,“汉化程度”最高的就是果敢区,首先,果敢区本来也是中国领土,是满清政府被迫割让给英国人的,其次,果敢区里的果敢族就是跟国内汉族一脉相承的同族同胞,可以想象,金定国等人在泰北缅北地区是何等的“如鱼得水”,到处都是流落在异国他乡的本国同胞或本族同胞;第三,泰国、缅甸、老挝都是佛教国家,因此民风软弱,军队战斗力几乎是低劣不堪,毫无威胁;第四,金三角地区群山环抱、江河如网,在军事上是非常易守难攻的地形。

根据金定国在电报里的汇报,一起去的1024人里,已经死亡45人,近一半是战斗阵亡,一半是在原始丛林里遇到毒蛇猛兽而遇难的,还有几个是因病而逝的,但他们部队的战斗力不减反增,并且是暴增,因为他们用钞票从掸邦、克钦邦、果敢区内招募了两千多当地汉人。这些缅甸汉人都是非常忠诚可靠的,一来都是血脉相通的同族人,二来他们长期被迫生活在穷山


状态提示:第069节 日常 4--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