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长安风>第三十章 无情亦有情

李瑁地奏折送至李隆基的案头,奏是谁,但李瑁却说这刺客中有人操着一口熟练了鄯州口音。

鄯州乃陇右镇的治所所在,操着鄯州口音,等于就是指认刺客是陇右镇的人,太子党所面临的局势一下子便恶化了。

其实此次李瑁遇刺,并没有任何铁证能够证明人是皇甫惟明派出的,也没有半点证据证明皇甫惟明和韦坚所谈之事和行刺李瑁有关。

但朝政之事偏偏就是这样,虽然皇甫惟明和韦坚可能是被冤枉的,但这些都已无关紧要。

李隆基早就想要削弱李亨在方镇的势力,愿意相信;李林甫与太子早有仇怨,想要相信;再加上李瑁和李琮等诸位早有野心的皇子的推波助澜,无论皇甫惟和韦坚做了什么已经不重要,因此事情已经盖棺定论——刺客就是皇甫惟明和韦坚所派,目的就是为了剪除太子登基的对手。

李瑁的奏折进宫不过半个时辰,此案的证据虽然尚显不足,关于此案的结果已经由李隆基亲自定夺。

韦坚、皇甫惟明为谋废立之乱,刺杀亲王,均流放岭南,终身不得还朝;韦坚之弟将作少匠韦兰、兵部员外郎韦芝因上疏替兄长鸣冤叫屈,还试图攀扯太子,被罢免官职,永不叙用。

太子李亨为表清白,将自己从刺杀李瑁地事情中彻底摘出来,以自己与太子妃韦氏情义不睦为由,断绝夫妻关系,逐出东宫,可怜太子妃韦氏,从此便要在寺庙中青灯古佛,与经书为伴了。

经此一事太子党一种官员折损严重,多为干将纷纷落马,下面的官员也被牵连了许多,或贬官或流放,太子党几乎损失近半,太子李亨本人也因为弃车保帅的举动引起众多朝臣的不齿,声望大跌,其休妻之事还一度被有心人编作民谣,传唱长安。

李亨抛弃的行径和昔年的李瑁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时间李亨名声极差,但倒是李瑁在民间的风评上涨许多。

近日外面风声正紧,李瑁也不愿牵涉其中,索性借口自己肩膀受伤,行动不便,将左武卫的军务全部甩给了新晋的左武卫将军崔乾佑,自己乐得清闲,整日在府中闭门不出,陪着怀有身孕的杨玉环品花赏曲,悠游自在。

时值早春,正是百花初开的时节。

寿王府的花园中诸花品类繁盛,春花已然趁着春风悄然芽,绽出根根花蕊,晶莹可爱。

早间饭后,李瑁正陪着杨玉环在花园中赏花品茶,事情倒是闲适,只是李瑁的脸色却有些沉闷,不似往日那般总能逗得杨玉环嬉笑连连。

“韦大人和皇甫将军之事并非秋郎一人所能定夺,秋郎何必如此自责。”

在外人眼中,李瑁或许是个高高在上的亲王,地位尊崇。身在权力斗争的中央,做起事情来自然也是决断果厉,像一个老政客一样不会受丝毫个人情感的影响。

毕竟像他这样能够动辄下令夜屠数万吐蕃俘虏的人物,就算不是白起那般嗜血的杀神,也应当与仁慈挂不上半点勾

但这也只是外面的看法,作为与李瑁朝夕相处的枕边人,没有任何人比杨玉环更理解李瑁,甚至是李瑁自己。

只有她知道,李瑁刚从陇右归来后的那几日,时常在半夜惊醒的场景,惊骇的眼神,还有寒冬腊月里额头上黄豆般大小汗珠。

杀俘不祥,除了虚无缥缈的天道,李瑁何曾不受自己内心的煎熬?

好不容易,过了月余,陇右之战的余阴终于过去,可因为太子党的冤案,因为那许多被抄家灭族的无辜之人,李瑁又一次陷入了梦魇。

在旁人眼中,李瑁是他们的主公,壮年意气,雄姿英,驾驭着寿王府这驾马车开疆拓土,稳稳前行,仿佛世上没有能够叫他畏惧和退缩的事情。

但只有杨玉环知道,李瑁也是人,有血有肉的人,也有内心柔软的地方,他远不似李林甫那般无情与阴险,他也会觉得疲惫和艰难,但是他没得选择,身为被李隆基选中的棋子,要么吃人,要么被吃;要么进,要么死,时局根部不允许他退缩,甚至连原地踏步都很危险。

李瑁抬头看着杨玉华,幽幽地叹了口气:“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为而死。若是没有我的那封奏折,这件案子也办不成铁案,那许多被毁家灭族的无辜之人,总归有我的因果在里面。”

李瑁正在叹着气,花园的门口,武云娘快步走了过来。

“阿郎,府外有一女子求见,自称是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的女儿皇甫瑛娘。”

李瑁听到这个名字,脸上微微一愣,不自然地问道:“她怎会来此。”

武云娘如实回道:“皇甫惟明被陛下下旨罢官流放,她是来向殿下求情的,她希望阿郎能够向陛下呈情,收回那封奏折。”

听着武云娘的话,李瑁无奈地笑了笑。

皇甫瑛娘虽然生与官宦之家,毕竟还是个单纯的女子,对于朝政之事一窍不通。

朝事其实她想象的这般儿戏,说变更就变更的,皇甫惟明的判决是朝中势力各方相互斡旋的结果,也是李隆基想要看到的东西,其实那一个人就能挽回的?

此事事关整个大唐官场,其中的利益牵扯实在太多太复杂,一旦做出了决定,谁都改变不了。

“云姨,你让她回去吧,告诉她,此事本王也无能为力。”李瑁摇了摇头,对武云娘道。

武云娘道:“她在门外已经等了许久,恐怕不会轻易离去吧,她若是执意不走又该如何?”

武云娘过去跟着武


状态提示:第三十章 无情亦有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