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长安风>第二十二章 接风

益州与长安相隔不算太远,但因山路难行,故而走了也有十日左右。

蜀地多山,大多崎岖陡峭,李瑁生平第一次涉足蜀地,望着连绵不绝,一座衔着一座的山峰,也不得不感叹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李瑁率领大军穿过剑阁,途径德阳,而后便算进入了益州地界,到了益州地势便平坦了许多,走起来便便捷了一些。

益州上下的官员方一得知李瑁即将行抵cd,便早早地聚集在城门外等候,就连原先在绵竹备战的剑南节度副使章仇兼琼也赶了回来。

章仇兼琼此人李瑁倒是有所了解,能力极强,文武双全,也算是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的干臣了,在剑南一地也颇有贤名。

不过章仇兼琼虽然能力不弱,名声不差,但他的仕途却并不顺畅。

章仇兼琼开元八年入仕,至今已二十有一年矣。与他同年入仕的好友卢焕已经官拜兵部侍郎,当朝少司马,而他却依旧在地方蹉跎。

其实说来剑南节度副使官居正四品,已经是个不小的官了,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时的节度使还不是数十年那个藩镇割据的局面,权势也没有那么大。

不如中枢终为蝼蚁,就算是节度副使也不过是别人的棋子罢了,那他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呢?

有,他太有了。

章仇兼琼的上官便是寿王李瑁,眼下看来他绝没有挤掉李瑁,成为剑南节度使的机会,所以他唯一的机会就只能往京官展。

如果他没有想法的话,历史上的他也不会为了讨好杨贵妃引杨国忠入朝,为了自己的史评抹下一个致命的污点。

近两年来章仇兼琼见杨玉瑶日益得宠,已经渐渐有些交好杨家,以求上进的意思了,只不过他还没来得及真正实施,李瑁便来了剑南。

李瑁这么一来,章仇兼琼立马就有了更好地选择。

交好杨家外戚固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升迁,但勾结外戚的名声却很不好听。可李瑁就不同了,李瑁非但与杨玉瑶关系亲密,他还是皇子,还是一位有机会问鼎皇位的皇子。

接好杨家外戚那叫幸进,可投靠李瑁那就叫朝争,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也正是为何章仇兼琼巴巴地从绵竹赶来迎接的原因。

“臣章仇兼琼率益州诸臣拜见寿王殿下。”章仇兼琼看见一位身披明光铠,腰跨宝马,如众星揽月般被护在正中的俊俏男子,拜道。

“众位大人都是剑南重臣,本王如何当得这般大礼,章仇大人请起,众位大人请起。”李瑁下马将章仇兼琼扶了起来。

章仇兼琼被李瑁扶起后,抬头道了声谢,这才真正看清了李瑁地庐山真面目。

章仇兼琼早先在长安为官,曾见过太子李亨和寿王李琮。太子李亨眉目平和,看似老成敦儒,庆王李琮身体宽胖,待人随和易近,章仇兼琼都有着不浅的映象。

但眼前的李瑁却和太子还有庆王大不相同。

李瑁比他们年轻许多,仪表堂堂,气宇不凡,眉宇间还带着一股少年人特有的英气,与年轻时候的李隆基颇有几分神似,这也难怪李隆基这般看重他了。

单就卖相而言,李瑁已经胜出他们许多。

“殿下长安玉郎之名下官在剑南也听得许多,今日总算有幸一面。”章仇兼琼有意交好李瑁,上来便恭维道。

章仇兼琼是一名能臣,他也是李瑁此来的目的之一。

李瑁拉过他的手臂,淡淡笑了笑:“章仇大人贤名本王在长安也有耳闻,本王出京前父皇曾特地叮嘱本王要与大人好生亲近,多多讨教。”

李瑁话虽简单,但字里行间中已经透出了强烈的拉拢之意。

章仇兼琼当即拱手笑道:“殿下客气了,能为皇上,为殿下效力是下官的福分。”

见李瑁和章仇兼琼寒暄结束,站在章仇兼琼一步之后的走了上来:“我等剑南官员特在城中备了酒宴,为殿下接风洗尘,还请殿下赏光。”

上前的官员一身朱袍,身材高大,与章仇兼琼相若,生来严肃的脸上带着一丝讨好的意味。

李瑁看着这位官员,朝章仇兼琼问道:“这位是?”

章仇兼琼回道:“这位是剑南采访使,鲜于仲通。”

“原来是鲜于大人。”李瑁见他竟是天宝年间有名的草包将军鲜于仲通,不动声色地笑道。

——————

cd,西南重镇,物资丰饶,百姓富足,故有天府之称。

cd城南有一座酒楼名为锦云楼,取cd锦城之名而冠之,华贵非常,为权贵富商云集之处。

天边还未见昏暗,锦云楼中已经点起灯火,锦云楼二楼一片沉寂,不时有左金吾军士来回巡视,不复往日的人来人往。二楼的内厢却不时传出一阵阵谈话声,推门而入,里面约莫坐了八九人。

若是仔细数去,无一不是cd各衙门数得着的要员。

席中,剑南节度副使、防御使、采访使、益州刺史、长史俱都在列,能调起这般阵仗的自然只有李瑁了。

“本王虽官拜剑南节度使,但却久在京城,对剑南的诸多政务极少涉及。此次本王奉旨督军,还请诸位勿辞辛劳,鼎力相助。”

李瑁不仅贵为亲王,更是剑南节度使,益州大都督,真正的剑南道官。方一开席,李瑁便举杯对席间众人寒暄道。

众人连忙举杯起身道:“我等职责所在,当不得殿下一个‘请’字。”

一杯饮罢,随即众人落座,这接风宴便算


状态提示:第二十二章 接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