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日之战将传奇>第九百六十五章 裁军
>

“出国前我发过誓,我要用自己的学识让我们的民族变得强大,既然我回来了,我一定会兑现这个承诺,廖总指挥您尽管放心,我知道我们国家的现状,但是我相信,将来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变得非常强大。”钱向廖凡承诺。

抗日战争是中国最苦的时期,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廖凡还能够在华北地区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让归国的科学家非常震惊,他们肯定下了不少功夫,客服了不少困难,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聚集在这儿没有他们干不成的事情。

重要的是太行山此时跟八路军和第七集团军团结一心,并不想拖太行山的后腿,尤其是在第七集团军收复西北地区之后,廖凡曾经跟傅宜生长谈过,傅宜生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答应廖凡把西北地区的控制权交给太行山,但是廖凡知道他需要的是地方,不是控制权。

在其他方面,八路军也给了非常多的支援,尤其是铁路方面,八路军不只是打算建设一条铁路,还准备建设两条甚至三条通往边关重镇的铁路,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西北发生特殊情况,好让八路军以及太行山的部队能够随时调动,前往卫戍边关。

同样八路军,太行山以及第七集团军之间开始了军事上的互通有无,当然大部分是太行山支援两支部队物资,从武器到军用物品,太行山几乎毫无保留,除了不能暴露出来的武器,只要太行山能够自主生产的武器都尽可能的支援给两支部队,都是中国的国防力量,廖凡也不管将来他们是不是真的为敌,但是现在他们共同保卫着同一片土地。

随着两个方面装备的更新换代,他们的战斗力也成直线上升。当然廖凡并没有赠送给他们坦克,实在是太行山对坦克的需求量太大了。

“我们国家的部队还是太多了,如果这样下去,我们国家单纯的养这么多部队确实是一种负担,而且还会耽误其他方面的发展!”

只是太行山,部队就有一百五十多万,八路军的部队近三百万,而重庆的兵力在五百万左右,一千万人的部队,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实在负担太重。

而且这些部队当中,有很多部队从始至终就没有发挥多少作用,还占据了部队不少开销。但是这也没有办法,因为部队的掌控权不是在一个人手中。

太行山和八路军还好说,重庆的部队掌控权,一个地方一支部队,即便是蒋委员长下令裁军,地方部队根本不会听从的建议。

不过廖凡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军饷,全国的部队中,除了八路军的部队不是依靠军饷而存在的部队,只要把军饷给卡了,有些部队不得不剪裁人员,从而减少部队的消耗。

“我们需要开一个军事会议,这个会议涉及三方,目的是裁军,裁除那些没有作战能力的部队!”廖凡终于下定决心裁军,当然这些还要跟八路军和重庆方面进行商量,

当然廖凡也不敢保证八路军和重庆听从他的安排,毕竟现在军队象征着实力,但是廖凡心中有一个好的办法,不但能够提升各部队的实力,而且还能够减少他们的开支,相信这么一举两得的事情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状态提示:第九百六十五章 裁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