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勒胡马>第二章、南来之客
,明晨便往拜会郗夫人,劝她仍留徐州,然……”犹豫了一下,便问:“倘若不能说服郗公,仍欲携妻子北归,又当如何处?”1t;/pgt;

卞壸一摊双手:“彼若决意,亦无法可想,我等尽力便是了。”1t;/pgt;

荀灌娘笑着摇摇头:“卞公诚君子也,然料儿夫若在,必不如是……”猛然醒悟到这话有问题,仿佛在编排自己老公不是“君子”……于是顿了一下,然后才继续往下说,“若如卞公,我家亦不会东迁徐方。”1t;/pgt;

荀崧这一家与其说是被裴该拉拢过来的,还不如说是被裴该挟持过来的,只不过荀灌娘够敏,多次劝说其父,主动上套,没让双方撕破脸皮而已。1t;/pgt;

卞壸微微皱眉:“然则夫人可有妙计?”你不会想要硬留郗氏夫妇吧?可千万把一件好事儿给办砸了,还让双方产生不必要的嫌隙呀。1t;/pgt;

荀灌娘说你放心,既然我老公想要招揽郗鉴,当然不能够表露出丝毫恶意来,不能够引起他丝毫的反感——“然我当亲见郗公,晓以利害,由郗夫人传言,恐事难协。”我跟郗夫人打过交道,她虽然勉强算是个有点儿主见的大户人家主妇,但思想太过传统了,必然不肯违逆老公之意,想靠她说服郗鉴,怕是难有希望。1t;/pgt;

“儿夫为徐州之主,既出征在外,我为其妇,自当尽地主之谊,设宴款待郗公。”1t;/pgt;

——————————1t;/pgt;

郗鉴确实是奉了刘演之命,南下来求取援军的。其实刘演最应该去讨要救兵处,应该是并州的刘琨,而邵续的靠山,则是幽州王浚;但刘、王不睦,世人皆知,那你若叫来了幽州兵马,刘演还如何容身啊?若叫来了并州兵马,也必然鸠占鹊巢,说不定还会驱逐邵续……1t;/pgt;

再说了,并州兵是不可能飞到河北最东南角的乐陵来的,而王浚正在联合拓拔鲜卑等势力讨伐辽东(其实已经打完了,消息尚未传到),估计一两年内都不可能大举南下攻打石勒,而不破石勒,通向乐陵的道路也不可能敞开。1t;/pgt;

故此只有南下求援,郗鉴主动请令,说正好我老婆孩子还寄居在淮阴呢,顺道我去瞧瞧他们,看看是不是能够接到厌次来一起住。1t;/pgt;

于是郗鉴带着侄子郗迈和外甥周翼等人,便即渡河南下,第一站先去广固,求见曹嶷——因为听说曹嶷已然改帜归晋了。曹嶷尊重郗鉴的名望尤其是家世,便即摆设酒宴,盛情款待,席间问郗鉴:“郗公止南下淮阴么?可肯前往建康一行?”1t;/pgt;

郗鉴点点头,说我确实有这个打算。曹嶷便恳求说:“吾前与徐方来人商定,请青州刺史及将军号,彼虽应承,尚未得实。郗公若往晋谒琅琊大王,千万相助美言一二。”郗鉴答应了。1t;/pgt;

当然啦,曹嶷只有割据之志,如今他还没能平定整个青州,是不可能派兵渡河去帮邵续、刘演的,郗鉴此来,主要是联络一下感情,更申以唇亡齿寒之意。石勒既得临漳,向东一兵,就到乐陵了,朝南一渡河,距离青州也便不远,所以乐陵和广固合则两利,分则两损,怕会被石勒逐一击破。1t;/pgt;

这本来也是王贡游说曹嶷的理由之一,曹嶷自然满口应承——当然啦,目前只是口惠而已,真要碰上事儿他肯不肯帮忙,肯帮多大的忙,还真不好说。1t;/pgt;

随即郗鉴就辞别了曹嶷,南下徐方。他侄子郗迈和外甥周翼年纪都很轻,一个才刚十七,一个年仅十六,乱世之中,倒是早早的就冠了,打扮得象个成年人,其实满脸的稚气未脱。路上周翼就问郗鉴:“裴使君方奉命北伐,恢复故都,祭扫山陵,岂有余力支援河北啊?舅父此行,甚无益也。”1t;/pgt;

郗鉴还没回答,郗迈先插嘴说:“此去淮阴,为迎叔母与阿弟也,其后乃可渡江而南,请琅琊大王兵救援。”1t;/pgt;

周翼撇撇嘴:“江东遥远,岂肯兵救援河北?便琅琊大王有意,又岂有千里运粮,劳师远征之理?”1t;/pgt;

“粮秣自可由徐方供输……”1t;/pgt;

“可笑,徐方本非沃土,今供应北伐之粮恐且不足,岂耐涸泽而渔?”1t;/pgt;

郗鉴笑着摆摆手,阻止两个孩子的争吵,他说:“或我建康行来,返归淮阴,则裴文约亦已归矣。”1t;/pgt;

郗迈不明白,就问:“叔父此言何意啊?是说此番北伐必败,故裴使君一两月后,便将退返淮阴么?”1t;/pgt;

周翼插嘴道:“若北伐丧败,徐方实力必然大损,怎可能再兵援我?”1t;/pgt;

郗鉴捋捋胡子:“此番北伐,令下仓促,岂有胜理?然有祖士稚在,应不当大败。且即侥幸得胜,我料建康亦必下令班师——最晚来年春播之时,裴文约便当折返淮阴矣。我亦不求其兵相助,若能资助粮秣数万石,便可暂应厌次之急。且石勒才并临漳,欲再向厌次,必在明岁秋后,到时候裴文约或能北向东莞,地与曹嶷相接,乃可求其北援矣。”1t;/pgt;

周翼还是一头雾水:“既云侥幸得胜,为何建康反要下令班师呢?”1t;/pgt;

郗鉴的笑容瞬间便凝固了,随即摇摇头:“因为如今的江东,是王氏用事,而就我所知,王茂弘唯守成之才,并无开辟之志,而王处仲……嘿嘿~~”冷笑两声,却不再说下去了。1t;/pgt;

他这一路上行色匆匆,多不与地方官员碰


状态提示:第二章、南来之客--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