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永世帝唐>第三百 零九章:合作条件
望的神色。不管殷清风的话说得多漂亮,拒绝之意已经很明显了。

韦纲同样没想到殷清风会拒绝这个主动示好的提议。他抬出太子来就是想着暗示殷清风一下,结果殷清风竟然还是委婉的回绝了。那么,接下来的谈话,殷清风会是什么态度?

当初韦珪回府时带来了太子指婚的敕令,这个消息对于韦氏来说太及时也太重要了。殷清风这个之前根本没有任何名声的少年郎崛起得太突然了,快到他们来不及做出任何的反应。但是,现在机会来了。

在反复盘问韦珪太子的意图和商议后,各支房一致决定要牢牢地抓住这次天赐的良机,尽最大的可能从殷清风身上捞取更大的利益。

为了更稳妥,他们并不急于同殷清风联系,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收集关于殷清风的信息,以便在谈判之前对他有最深的了解。

除襄城郡主外,殷清风另有四个妾室,这其中还包括韦尼子。按理说,殷清风有现在这样的成就,四个妾室对他来说已经是很少的了。

而且,在他们看来,以殷清风的年纪来说,送给他几个年轻美貌的少女侍寝,而且还不需要他妾室的名份,他真不应该回绝啊!

如果韦尼子是正妻,他们送几个族女过去可以理解为巩固韦尼子的地位,可韦尼子只是妾室啊。殷清风应该清楚他们这么做就是想更好的拉拢而已,他怎么就会拒绝呢?难道...

这个在他们看来最不可能出错的一环却偏偏出了错,一时间让韦纲有些手足无措。他隐蔽的看向其他几个支房的族长。他见其他人没有给出他明确的暗示,他硬着头皮只好说道:“不知少郎君有何安排?”

殷清风能有什么安排,无非就是让自己的女人没那么娇气而已嘛。他都已经含蓄的拒绝了,怎么这个老头儿还死追着不放?他是不达到目的不罢休,非要以这种形式来笼络他不可?

他说道:“晚辈最近有一个设想还没来得及与晚辈的阿娘提起。晚辈的设想是,解除府内所有奴婢的贱籍身份,那些奴婢如果愿意继续为府里服务,府里可与他们签下一定期限的雇佣契约。

在契约上除了明确雇佣的年限外,还要注明雇佣的薪资。

以婢女为例,以后会雇佣年满十二岁出身寒门的小娘子,年限为五年,之后就不再续签了。这样,那些小娘子既在府里学到了一些礼仪,又不影响她们到了年岁出嫁。

而雇佣年长的仆妇,则需满三十或四十岁。

男仆虽然没有年限的限制,但薪资要能满足他养活一家五口的需求。”

主人们仿佛是听到最荒诞的奇闻怪录一样看着殷清风。

殷清风解释道:“晚辈曾对太子说,一个王朝建立后最需要的就是有足够的人口。有了足够的人口,粮食的产出才能有保证、募兵的兵源才能有保证等等。

现在大唐登记在册的人口只有不足三千万,另有大约同样数目的人口沦为贱籍附庸于各家族。大唐想要兴旺,皇室就避免不了与各家族争夺这些人口。

但各家族又是大唐的基石,若各自都不退让的话,君臣之间难免要升起隔阂。

晚辈身为大唐的子民又是皇室亲封的侯爵,自当为皇室着想。晚辈反复思量,大约只有这个方法才能让皇室与各家族都能接受。

在解除贱籍之后,大约会有八成的奴婢会继续效忠原先的家族,这对各家族来说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皇室的这个仁政却能得到普天下百姓的拥戴。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各家族是否愿意接受这两成奴婢的损失。”

殷清风说的这种主仆之间的雇佣关系,只在两宋时得以实施。

宋朝的奴仆是签约制的,妾也是签约制的。某个女子因为某些原因愿意给某男子做妾室,那她就会签一张契约。契约的内容包括年限、每月或每年的零用钱以及到期后的遣散费等等。

其他王朝,无论汉唐还是元明清,奴仆都是贱籍,都没有人身自由,都是主人的财产。

废除奴婢制度只依靠李世民下一道圣旨是解决不了的,所以他一直在寻找废除奴婢制度的契机。现在韦氏求到他的头上了,他想看看韦氏有没有决心帮他这个忙。如果有,他会更大方的与韦氏合作。

就在主人们不知该如何回应的时候,殷清风说道:“诸位亲长想必听说过医家养生术里的一句话:要想长寿,不可缺子午觉。不知道晚辈可否冒昧请求给晚辈安排一间卧室?”

主人们再次一愣,哪有话还没说完客人就要请求跑去睡觉的道理?但这话是殷清风说的,没道理也得有道理。

韦纲扭头对韦义成说道:“义成,你带少郎君前去休息。”

殷清风拱手赔罪走了之后,明堂里立刻出现喧杂的声音。

韦纲静心听了一会儿之后敲了敲桌子,“既然你们都明白这是他提出合作的条件,那你们就表态吧。是愿意承担被其他家族指责的风险,还是放弃与他的合作?”

其他族长和各支房有地位的族人都默声不语。

给他们种地的佃奴、铁匠、木匠、造纸匠等,以及在宅子里伺候他们的男女奴仆,加在一起有近五万人。这四万多人如果都解除了贱籍,他们可不敢保证还能有八成的人留下。

而且,如果全天下的家族都释放了奴婢,再想招募到足够的人手,就得看谁出的钱多,谁不苛待那些人。到那时,四万人每年要支付多少钱财?五


状态提示:第三百 零九章:合作条件--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