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永世帝唐>第三百四十四章:晋安驾到
沐浴?”

嗬服务够周到的啊

“只是沐浴嘛还是算了。”殷清风否了他。

他在家都不要别人帮忙,出门在外也没必要破坏原来的习惯。

那伙计以为殷清风嫌弃只有搓澡的服务内容,他急忙解释道:“除了让那小娘子服侍沐浴外,郎君还可以让她总之,郎君最后赏她一百文就行了。”

还可以什么?

靠腰,原来是那啥那啥啊这不是和现代的某些宾馆晚间服务是一样的吗?小爷几年没接触了,竟然没反应过来,真是丢银啊

那伙计以为殷清风心动了,露出笑脸,“小的这就把人带来。”

“别!不用了。”殷清风在身上摸了两下,发现自己光溜溜的,“少不了你的赏钱,但人就不用了。”

生意没做成,那伙计倒还是一脸笑呵呵的。做个掮客无非也就能得五文钱,但客人的赏钱一般也不会少于五文八文的。

再说了,以这位少年郎君的气度,估计也看不上这店里的那些小娘子。他刚才那么问,只是习惯使然。

舒舒服服的洗了热水澡,殷清风就准备蒙头大睡了。

他刚钻进被窝,就听殷良在门外轻声喊道:“少郎君睡下了吗?宫里来人了。”

“等等,我这出来。”

殷清风一边穿衣服一边想着,“宫里?不是派个工部的人吗?”

等他开了门,第一眼看到的却是李晋安。

“晋安叔叔?”他感到非常意外。

但他心里第一反应是,“还好刚才没叫特殊服务,否则更丢银。”

李晋安一身青色道袍,头挽道士髻,脚下一双骨子皮制成的双脸鞋,就差怀里捧着一只佛尘了。即使如此,怎么看他都是一个仙风道骨得道仙人。让他去演太上老君,估计每集得七位数才能请的动。

李晋安是结婚之后才自愿当内侍的,他和童贯一样,都留着胡子。而且,声音也不像泰国人那样阴柔。

道教的九巾之说,来源于清代中叶道士闵小艮的清规玄妙说。按照该书的说法,当时的九巾,有以下几种: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九阳巾。

但除了纯阳巾,也就是唐巾,传说是出自唐朝吕洞宾之手外,其余的都是唐以后出现的。

这大冷天儿的,他竟然“光”着脑袋出来,也不怕冻着。

李晋安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太子可怜我,让我出来走走。”

他又指了下身后的人,“他是工部的人。”

说完,他就自顾自的往里走。

那中年人上前半步,“水部郎中王承,拜见殷侯。”

“哦,王郎中里面请。”

李晋安这时回头说道:“你先去安顿,一会儿再去叫你。”

气场很强大嘛

王承离开后,殷清风说道:“叔叔这一路来,可是辛苦了。”

“还好。一会儿店里送来吃食的,你陪我饮上几杯。”

之后,殷清风陪李晋安在城里城外闲逛了三天。哪怕这里的饭菜和酒水都比不了他在东宫里享受到的,但李晋安始终是一副无比享受的样子。

到了第四天,殷清风见实在是没什么可逛的,他提议到乡间去走一走。

“走去看看。”李晋安也逛腻歪了。

雇了辆马车,俩人开始了说走就走的旅行。

越走越荒凉,殷清风有些后悔了。反倒是李晋安的兴趣来了,“我的家乡在冯翊郡韩城县,现今叫西韩州。”他指了指车窗外,“每年秋冬季,就属那红彤彤的柿子让人看着舒服。”

殷清风顺眼看去,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一样,点缀在山坡上。

“等到一场风雪后,捡回来的柿子额外的甜。”李晋安一副回忆的表情后说道:“哎都是那杨广,征什么高丽,还征了三回!要是他现在还活着,某都要戳他三刀才解恨”

殷清风不知道他有什么悲惨的往事,转移话题道:“不知叔叔可知道柿子醋?”

“柿子醋?是一种醋吗?”

李晋安收起悲伤的情绪。

没人知道柿子醋是什么年代有的,但在北宋却是贡醋。

“这一带产柿子,一会儿咱们叔侄俩找个农家问问。”

“好!你一贯能做出美食来,这柿子醋必然是有什么奇特之处。”

李晋安也来了兴趣。

“柿子醋的妙用呢,小侄一时说不清。等回去后小侄把那些妙用写给叔叔。叔叔带回去给长孙婶婶送上,她必然感兴趣。”

“哦?你这一说,我更感兴趣了。”

“不但柿子醋有不小的妙用,红果醋和苹果醋也各有妙用。”

不管是柿子醋、山楂醋还是苹果醋,都有醋的共同作用:软化血管。现代人得了什么动脉硬化之类的疾病,常饮各种醋就对了,没必要非得吃各种价格不菲的药物。

李晋安想了好一会儿,“这红果我知道,苹果是什么果子?”

“苹果嘛柰与海棠嫁接出来的,既没有柰的绵软又没海棠的酸涩,清脆多汁不说,而且容易储藏。”

李晋安眼睛一亮,“你说得头头是道,是不是已经种出来了?”

冬季最难的就是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现在蔬菜已经有温室了,若是苹果能储存到冬季二郎和太子妃一定非常满意。

殷清风道:“小侄去年才让人试着去做,想要结出果子,估计还得等上一两年甚至两三年。”

民谚:桃三杏四梅九年,想吃苹果五六年。但通过点


状态提示:第三百四十四章:晋安驾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