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永世帝唐>第四百四十六章:城南集训

武德九年元月十日,殷清风带着人出城。

除了既定的二十四个侄子外,又多了程处嗣几兄弟。

按阚陵的描述,程处嗣是被他爹逼着来的。至于是什么原因让程咬金强迫他们,程处嗣支支吾吾的也没说清楚。

殷清风不在乎,一只羊和一群羊没什么区别。

进了新村,殷清风让妹子先回去收拾屋子,他带着人继续往前走。

他指着食堂,“以后三餐在这里吃。”再到梧桐学堂外,“每日卯时正我要在这里见到你们。”

不等人反应,他又往宿舍楼方向走,“第一,每日亥时前必须就寝第二,除了训练、进餐,所有人必须呆在里面。”

他挨个儿与这些人对视,“你们大多有爵位有官职在身,若想再进一步,书、尤其是兵书必然是要读的。”

“而你们。”他看向程氏兄弟,“包括我,包括王大郎他们都是凭着自身本事获得爵位的,你们呢?即使你程大郎未来继承了你阿耶的国公爵,你在我、在王大郎他们面前能自豪的说,你的才能有多大、你的军功有多少?”

王雄涎他们都有爵位、官职而无勋位,程处嗣三兄弟则是有散官职、没勋位、没爵位、没官职。

自尧、舜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

秦国和秦朝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也是“爵”的一种形式。

西汉,沿用秦二十等爵,细分为分有侯级爵、卿级爵、大夫级爵、小爵等四大等级外,另增设王爵。

汉武帝时,为筹措战费,令卖关内侯以下二十等爵,致使二十等爵为人所轻。于是为将士立功者另设武功爵十一等。

曹操废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谓赐爵。魏文帝黄初年间,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

两晋爵位非常繁复,设置了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级。

南朝封爵沿袭两晋、陈朝增郡王爵、藩王爵。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始封五等爵景明元年定制:置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

北齐置王爵与五等爵。

北周初置开国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五等爵。后据周礼改制,置亲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十一等爵。

隋文帝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隋炀帝时,留王、公、侯三等爵,其余均废止。

唐朝分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十等爵。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

爵位制由来已久且变化多多,而勋制则始由隋代初建。

爵和勋的区别在于,得爵位可以“食邑”,并可承袭而勋位只是一种荣誉和地位的象征,最多就是额外多了一些俸禄。

得爵者的食邑人户只对他们纳粮,而不向国家缴纳赋税,如果得爵者过多,又可世袭,势必造成国家财政赋税的大量流失。

然而,有功者又不可不赏,于是赏赐一种地位象征意义的荣誉称号,自然就成了最高统治者的选择了。

勋位制度最早的雏形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对一些有功之臣赠以“上柱国”、“柱国”、“骑都尉”等称号,但未形成制度,

勋位制度正式形成与隋代,健全于唐代,以后各朝沿袭并有所改革。

隋代的勋位分十一等。史书记载:“高祖隋文帝沿后周之制度,置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大都督、帅都督、都督,总十一等,以酬勤劳”。

唐代的勋位级别称“转”,共十二转,每个勋位名称对应一级官品,这种对应在旧唐书里称“比”,即“比照”之意。举例来说,最高的“十二转”,勋称“上柱国”,身份是“比正二品”。唐代从正二品到从七品的官员,只要有功劳都可以授勋。

唐代的勋位和对应的官品为:正二品上柱国、从二品柱国、上正三品护军、从三品护军、正四品上轻车都尉、从四品轻车都尉、正五品上骑都尉、从五品骑都尉、正六品骁骑尉、从六品飞骑尉、正七品云骑尉、从七品武骑尉。

除了“爵”与“勋”外,从汉代开始又增置了“散官”的官称。

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谓之散官。

汉至南北朝,朝廷有时对高级文武官员于本官外另加位三司、仪同三司等名号,以示尊崇而无职掌。

隋始定散官名称,加给文武重臣,皆无实际职务,而统称官员之有实际职务者为职事官。

唐承隋制,置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至文林郎、将仕郎共二十九阶为文散官,骠骑大将军、辅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至陪戎校尉、陪戎副尉四十五阶为武散官。

凡九品以上职事官皆带散位,称为本品。

职事官随才录用,迁徙出入,参差不定。

职事官与散官品级不定一致,散官低而充高级职事官称守某官,散官高而充低级职事官,称行某官,待遇则按其散官品级。

散位也赏赐给功臣未成年的子嗣,且以父祖门荫定下品级,然后劳考进叙。

程氏三兄弟和殷清风之前一样,在未出仕之前


状态提示:第四百四十六章:城南集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