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梦魇>第两百七十八章 蔡邕的狂热粉
好书法,同时也知道钟繇还是蔡邕的铁杆粉丝,但是为了蔡邕的书法贴能挖人祖坟?

要不要这么夸张!

不过,贾诩和程昱很诧异,但是如果让楚江听到荀彧这番话,却一点都不会觉得意外。

钟繇会不会因为蔡邕的书法贴挖人祖坟楚江不知道,但是历史上钟繇却是为了蔡邕的《笔势》把自己一个同僚大臣的坟给挖了。

历史上,蔡邕生前曾经将自己对于书法的理解领悟写成了一本书,那本书便是《笔势》。

后来,蔡邕因为董卓的事情受到牵连身死,《笔势》也随之流落。

到了曹魏时期,这本《笔势》就流落到了当时一个有名的书法家,与钟繇同朝为官的大臣韦诞手中。

钟繇和韦诞同为当时有名的书法家,两人又同朝为官,因此关系一直都挺好。

后来钟繇听说韦诞手里有蔡邕的《笔势》,作为蔡邕铁杆粉丝的钟繇便请求一观。

老朋友要看,韦诞自然不会拒绝,于是就把钟繇请到家中,让钟繇看了蔡邕的《笔势》。

可是,钟繇一看到蔡邕的书法真迹,就走不动路了,看完之后死皮赖脸的想要买韦诞手中的这本书。

问题是,韦诞也是蔡邕的忠实簇拥,自然不会卖。

两人为此争执良久,最后按照记载,钟繇当场是气昏了过去。

从此之后,钟繇就因为这件事和韦诞绝交了。

但是,尽管韦诞已经表明了不卖,但是钟繇作为蔡邕的狂热粉,又岂会轻易放弃?

他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中,想着看看能不能有机会得到这本蔡邕的真迹。

问题是,韦诞也是曹魏重臣,钟繇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

终于有一天,韦诞死了。

韦诞一死,钟繇就开始动心思了。

你不卖,你的后人不一定不卖是不是?

可是钟繇一打听,却发现韦诞做的也很绝。

这本蔡邕的真迹,韦诞并没有留下来,而是让拿去给他自己当陪葬品了。

钟繇气啊,做人还能这样?

你生前不卖给我也就罢了,但是你人都死了,书还不让给我?

然后钟繇就找人把韦诞的坟给偷偷挖了。

陪葬的金银珠宝一件没拿,单单拿了一本蔡邕的《笔势》。

虽然因为这件事钟繇的名声变得很臭,但是钟繇表示,名声是什么东西,哪有蔡大家的书法重要?

话说韦诞估计生前也没想到钟繇会做的这么绝,否则肯定不会拿来陪葬的,结果弄得自己死后都不得安宁。

如果贾诩还有程昱知道这件事的话,恐怕就不会对荀彧的话感到奇怪了。

当然,既然荀彧觉得钟繇可靠,可以委以大任,贾诩和程昱自然不会反对。

想了想,程昱开口道:“既然文若如此说了,那就这么定了。不过,在此之前,这份名单文若最好还是让主公看一下。”

点了点头,荀彧道:“这是自然。”

虽然楚江说是麾下政务皆可由他一言而决,但是以荀彧的情商自然不会当真这么做。

如果这样的话,就算是楚江信任他,其余的人也会感到不满。

因此,涉及到委任一州刺史这种大事,荀彧自然会报备给楚江知晓。

见状,贾诩和程昱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

曹操攻打青州的事情,收到消息自然不仅仅是楚江这一边。

事实上,天下诸侯或远或近几乎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因此,此战的战况以及最后的结果自然也是传遍了天下。

对此,各方反应也是不尽相同。

对于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扬州的刘繇等诸侯来说,这种事情听听就行了,因为曹操现在离他们太远了,和他们之间很难产生什么交集。

豫州袁术虽然地盘和曹操比邻,但是看到这份情报的时候也是没有任何想法。

原因也很简单,自恃四世三公,向来自视甚高的袁术,根本没把曹操放在眼中过。

在他看来,自己占据着繁华的豫州,平时麾下带甲十数万,战时以豫州的富庶,就算是数十万大军都养得起,区区一个曹操,根本不值得他关注。

幽州公孙瓒,冀州袁绍,虽然离曹操也比较近,但是现在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彼此身上,自然不会分心。

就算是曹操下一步就要攻打他们,他们也要先掐死对方再说。

至于东郡的刘备,他也没怎么在意,因为他根本想不到曹操接下来会对他下手。

毕竟,在刘备看来,曹操也是与他一般的大汉忠臣,毕竟,当初十八路诸侯伐董,打的董卓迁都,他欲追击董卓,一众诸侯皆是逡巡不前,唯有曹操与他一同追击董卓。

所以,曹操理应是与他志同道合之辈。

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备才会在曹操出兵吞并兖州各郡时选择了视而不见。

因此,刘备对于曹操并没有多少的警惕心。

所以,放眼天下各路诸侯,唯一对曹操此番举动感到担忧的,也就只有徐州的陶谦了。

徐州与兖州比邻。

现在的陶谦,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率领着丹阳精锐北上征伐胡人,兵锋丝毫不下于西凉铁骑的陶恭祖了。

他已经老了。

垂垂老矣的陶谦,现在只想着如何能让自己的家族安稳的传承下去。

毕竟,虽然他陶谦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但是现在他这两个儿子,实在是太废物了,就连中人之姿都算不上。

状态提示:第两百七十八章 蔡邕的狂热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