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雪落关山>第202章 义士送血证
涟说道:“君上,我愿去平阳县查看一番,看看这吴良德到底有没有欺君罔上。”/p

/p

郑直看了看杨涟,又看了看杨涟身边的石正峰,觉得这两个人是一对很好的组合。杨涟刚正不阿,肯定实心办事,但是,杨涟不懂得变通,缺乏智谋,而石正峰正好弥补了杨涟的不足。/p

/p

郑直说道:“好,杨涟,正峰,寡人这就任命你们......”/p

/p

郑直的口谕刚说了一半,门外就响起了一声洪亮的叫喊。/p

/p

“太后驾到!”/p

/p

郑直起身,向姜太后行礼,石正峰和杨涟也向姜太后行了礼。/p

/p

姜太后在两个宫女的搀扶下,走进了屋子,戴宗像条哈巴狗似的,一脸谄笑,站在姜太后的身边。/p

/p

姜太后对郑直说道:“国君,哀家听说有人状告平阳县令吴良德。”/p

/p

郑直心里一惊,杨涟进宫还不到半个时辰,太后怎么就得到了消息呢?/p

/p

郑直低着头,说道:“回母后的话,是有人状告平阳县令吴良德。”/p

/p

姜太后说道:“这次咱们抵抗周天子的联军,平阳县可是出了不少人力、物力,国君你上个月还表彰了他。”/p

/p

郑直说道:“儿知道,但是,这些控诉吴良德的罪证有理有据,不像空穴来风。儿想派一位钦差大臣去平阳县彻查,不能冤枉了为国尽力的能臣,也不能姑息了徇私枉法的贪官。”/p

/p

姜太后说道:“这个钦差大臣的人选至关重要,依哀家看,就让戴宗来当这个钦差大臣吧。”/p

/p

郑直皱起眉头,说道:“母后,戴宗是内臣......”/p

/p

郑直的话还没说完,姜太后就打断了他,“什么内臣外臣,能实心办事,这就是忠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让戴宗去调查吴良德贪污一案。”/p

/p

郑直的心里堵得慌,吴良德是郑公的亲信,戴宗身为服侍姜太后的宦官,也是郑公一党的人。让戴宗去查吴良德,不用查,这结果就已经出来了。/p

/p

世上最可笑的事就是,让自家人监督自家人。/p

/p

戴宗一身肥肉乱颤,跪在了姜太后的面前,一个劲儿地向姜太后磕头谢恩。/p

/p

姜太后叫戴宗平身,带着戴宗和宫女们,走了出去。/p

/p

屋子里就剩下郑直和石正峰、杨涟他们三个人,石正峰和杨涟都呆呆地看着郑直。/p

/p

郑直叹了一口气,说道:“太后已经下了懿旨,寡人也无能为力,你们俩退下休息吧。”/p

/p

杨涟说道:“君上,那戴宗和吴良德蛇鼠一窝,戴宗去平阳县,肯定要包庇吴良德呀。这样的话,送来罪证的义士张贵,岂不是白白牺牲了?”/p

/p

郑直的心里也很烦,说道:“太后下了懿旨,寡人要是违背太后的懿旨,岂不是落个不孝的名声?”/p

/p

杨涟还想说几句,石正峰拦住了杨涟,说道:“杨叔,君上也有苦衷,我们当臣子的,要懂得体谅君上。”/p

/p

石正峰拉着杨涟出了宫廷,杨涟怒不可遏,叫道:“看着戴宗、吴良德狼狈为奸,看着吴良德逍遥法外,我还当什么官呀,干脆回家卖红薯好了。”/p

/p

石正峰说道:“杨叔,你也看到了,不是君上不想查,是太后从中作梗。君上以孝治国,怎么好顶撞太后呢?”/p

/p

杨涟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道:“正峰,我们身为朝廷命官,上要报答君恩,下要抚恤百姓,这样才对得起中间的一颗良心。咱们当不了明面上的钦差大臣,就当暗地里的钦差大臣。”/p

/p

石正峰眨了眨眼睛,问道:“什么意思?”/p

/p

杨涟说道:“咱们自己去平阳县探查一番,小子,你有没有这胆量?”/p

/p

石正峰皱着眉头,正思索着,杨涟就甩了一下袖子,说道:“算老夫看错了人,你不敢去,我一个人去。为了百姓安宁、国家富强,我就是舍了这一身臭皮囊也无妨。”/p

/p

杨涟毅然决然,要独闯龙潭虎穴。/p

/p

石正峰叫道:“喂,杨叔,你等一等我呀,我没说不和你去。你光棍一条,说走就走,我身边还一堆人呢,我总得告诉他们一声再走呀。哎,你等等我,等等我。”/p

/p

石正峰把峰字营交给了鲍尽忠,自己和杨涟化装成了平民百姓,离开新郑,前往平阳县。/p


状态提示:第202章 义士送血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