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平淡为官>556.妙计安天下
吧。

在如今这个世道,造反基本是不可能的,至于宋朝皇帝绝嗣,那更是不用想,就算当今皇上没而已,也可以收养皇室宗亲,一般老百姓是根本没有可能成为皇帝的,除非造反,但在这个时代怎么造反。

如今就算是再穷的老百姓,都最起码有一口饭吃,至于大多数人更是已经吃白穿暖了,在这种生活环境下,造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有,那也是小概率事件,且规模大多都很小,所以造反自然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普通老百姓想要当皇帝的可能性为零,而当宰相,尽管再微乎其微,还是有可能的么。

到那时候,说不定这巨大的权利就掌握在自己家手里了也说不定呢,带着这样一种心理,老百姓自然是希望宰相掌握大权的,所以这就让徐安更得小心翼翼了,如果宰相拥有大权,若是放在以前,他自然是极为高兴的,毕竟如果他要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宰相也必须要拥有大权,可奈何如今他站在了皇帝这一边,所以他就必须要让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利才行,只有如此,才能借助皇帝的力量来改变官制,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让徐安的心中不由有一丝后悔,若是自己不曾站在赵昕这一边,或许徐清成功之后,自己也就是下一任的接班人了,到时候自己难道不能随心所欲的改变现在的官制么,又何必像现在这样,如此艰辛的跟自己的父亲争斗?

不过徐安的后悔仅仅只持续了一会儿而已就停下来了,他的理智在告诉自己,这一切的说辞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才能的不济和胆怯而已,若是自己没有站在赵昕这一边,难道事情就能那么顺利么?

凭借父亲的才华,再过二十年的时间,官制必然能够像父亲设想的那样改革完毕,到时候还有自己施展才华的可能么?徐安扪心自问,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他自己也早就有数,之所以会那么想,也只不过是心存侥幸而已,把心中的侥幸打消,他对着赵昕说道:“陛下,如今之势,朝堂上下已然成合围之势,若是再继续强硬下去,恐怕便将要落人口舌,臣以为,当缓图之。”

“你是说,要朕退一步。”赵昕很是愤怒的说道,话语之中,都用上了朕字,显然是真的生气了,徐安心中一愣,以前赵昕跟他说话从来都没有用过朕字,而现在却用朕这个字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徐安心中不由有些恍惚,但紧接着说道:“如果此时不退,恐怕朝野物议将更加深切,陛下与朝堂的矛盾也更难化解,也恐怕会伤害到陛下在民间的声誉,且此时缓图之,并不是退让,政事堂发布行政命令,这本就是朝野之间的共识,此时阻挡,名不正言不顺也。

但这并不代表我等便没有了反击之力,诸公以为时间在他们这一边,但事实却恰恰相反,陛下难道忘了么,我大宋朝一百七十余处租界之最高长官,可不是州牧,乃是总督也,而如今之新大陆总督毛戡鉴,与礼并不相和,我大宋朝所有总督无一不是来自于皇室宗亲,陛下可从此处着手,改变新大陆之局面。“

“泰相,你的意思是选一位皇室宗亲去接替毛戡鉴的职务,但是总督虽然名为租界之主,但却并不掌握实权啊?”赵昕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但依旧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如今的总督虽然地位崇高,但确实没有什么权利,除了享有司法的豁免权之外,还有就是各种商业上的便利以及在税赋上的分成,不过比例都非常的低,总的来说就是有名无实,所有的权利都是归州牧所掌控的。

这也是为了防堵宗室权利过大,以威胁皇室而形成的定制而已,所以赵昕才有此一问,而徐安则笑着说道:“陛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总督虽然并无实权,但陛下却有天下兵马大权,在这本土之地,受朝廷掣肘无处施展,但新大陆却无人再可以阻拦陛下的权力,如今只新大陆,拥兵六万,只要陛下一道手谕,便可将兵权交付于总督之手,到时候手握大兵,那还不是陛下想要如何改,就能如何改了?”

徐安的这个计划无疑是非常靠谱的,新大陆距离本土数千里之遥,就算总督真的在那里发动的改革,本土也是鞭长莫及,尽管也可以派遣军队,但军权却在皇帝的手里,徐清或许有能力让军队按兵不动,但想要让军队主动出击,还是需要赵昕的手谕的,这两者之间不可同日而语,到时候赵昕只需要找一些理由来拒绝,等待时间,便可以让新大陆彻底改头换面,到时候制度一定,徐清想要翻盘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了。

“此计甚妙!”赵昕有些激动的说道,徐安的这番话算是说道他心坎里去了,首先这套计策很有可行性,同时也符合规矩,毛戡鉴之所以能够当上总督,本来就是恩赏,于理不合,如今要撤换他,自然也不是一件难事,同时军队归于自己,自己即便想要调动军队,徐清也很难找出理由来劝阻他,自己到时候只要不让军队出动,然后放手在新大陆进行改革,到时候大势已定,徐清又有何能力再与自己去争呢?

但赵昕心中还是有些顾虑,他看着徐安说道:“泰相,将实权授予宗室,这会不会有些太危险了。”相比起臣子来,皇帝总是更加担心总是所带来的威胁,毕竟如今的宋朝,文臣即便再强大,篡位的事情是万万不敢做的,看看从宋朝以后,几乎没有哪一个大臣敢篡夺皇位的,这于宋朝之后,重文轻武有着很大的关系,而文臣是


状态提示:556.妙计安天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