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额是蒋门神>第二百七十八章 赵构退位
过吕颐浩一直避而不见,可是现在却主动接触。

西京的使者叫范华耀,是北宋相公范致虚的侄子,他前来江宁是带着任务的,不仅仅是策反吕颐浩那么简单,而是要收买江南的官员,尤其是手握重兵的武将。

秦淮河的游船上,张浚,刘光世,吕颐浩,刘光世四人把酒言欢,身边有美姬相伴,只谈风月,不谈国事。

四人都心知肚明,只不过一时间没有人把局面打破而已。老谋深算的吕颐浩知道一旦自己打开这个话锑就会失去主动权,恐怕会适得其反,于是就显得特别冷静,把秦淮河上的花魁都请来了,只谈风月,不问国事。

总有人沉不住气,一项憋不住事的张浚显然没有心情谈风月,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他放下手中的酒杯,怒气冲冲地说道:“听说给岳飞连发十二道金牌,逼迫他返京,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变故。这么大的事情,你们都无动于衷?”

“还能有什么事,还不是苗傅,刘正彦的兵变吓住了官家。”刘光世摆摆手,示意美姬出去,他冷冷地说道:“从前朝的陈桥驿兵变,到现在的苗刘之变,武将触动了官家最敏感的神经,他害怕再出现一个摄政王,所以才以退为进退位的,就是看一下武将们的反应,谁反应过激,就那谁开刀。第一道金牌到达之后,岳飞如果迅速回京,那么什么事情都不会有,官家也不会真的退位。可是连发十二道,注定了岳飞一旦进京就会被抓捕下狱,至于能不能活下来,就看凭天由命了。”

吕颐浩要得就是这个效果,他不言语,只是不停地喝酒,好像整件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似的。

老成谋国的张俊说道:“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岳飞个人的问题了,说白了,我们所有带兵在外的武将都是被怀疑的对象。会被陆续召唤进京,然后解除兵权,一旦反抗就会被抓捕入狱。官家哪里是退位呀,分明是借此来处理掉我们。”

三人你一眼,我一语争论个不休,一时间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来。

时候差不多了,吕颐浩不紧不慢地说道:“自古,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我们的兵权是官家给的,他想收回,那就拿走好了。除非你们想学习苗傅,刘正彦那样兵变,否则,就必须遵旨交出兵权,我这里已经收到枢密院下发的金牌了,限期返京,并且要带上家属。”

这下炸开锅了,傻子都知道这个时候进京意味着什么,众人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一旦进京,就会遭遇到‘杯酒释兵权’甚至是强行夺取兵权。

贪财好色的张俊可不愿意失去兵权,对于这个家伙来说兵权就是一切,就是美女,就是财富,一旦失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他用力捏碎酒杯之后,气呼呼地说道:“南宋本来就羸弱不堪,拿下我们这些带兵的武将,一旦北边大军南下,谁来保家卫国。”

出身将门的刘光世显然比张俊等人有见识,他笑着说道:“张兄,不要生气,军国大事向来都是政事堂的相公们操心,什么时候轮到我们这些带兵的丘八操心了?有北宋在中间夹着,金军再如狼似虎,也罢不可能南下。官家已经决定把成都府路,夔州路的财权交给西京那边,就是来换取江南安定的。况且,北宋那边撕毁和平契约南下的话,这边就会寻求金国出兵南下,南北夹击的话,即便是北宋再强,也占不到半点便宜。”

这叫什么事,宁可与虎谋皮,也不愿意重用武将。

这个时候,张浚突然发现做为东道主的吕颐浩一直没有说话,于是就笑着说道:“吕兄,不厚道,任由我们三人说大逆不道的话,你却在一边装好人,莫非是要真的交出兵权做富家翁不成?”

“富家翁做不了,金军灭我全族,此仇岂能不报?”吕颐浩知道窗棂纸还是要自己捅破的,他不紧不慢地说道:“我是会交兵权的,杯酒释兵权只是太祖耍的把戏,在这一代,在我身上绝对不会实现?”

“莫非,你敢抗旨不进京?”刘光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项以睿智著称的吕颐浩,怎么会做出如此愚蠢的决定呢?

吕颐浩摇摇头,他无奈地说道:“拒不回京的后果很严重,除非谋反,否则绝对扛不住的。我会按时进京,也会全身而退。”

“莫非,吕兄有什么凭仗不成?”张俊对于吕颐浩的话很感兴趣,虽然不知道对方什么意思,但是隐隐约约猜出了点什么。

“凭仗就是,李宝会保我周全。”

刘光世摇摇头,他出口反驳道:“吕兄托大了,李宝平定苗傅,刘正彦叛乱,对官家是忠心耿耿,不管你们私交多好,都不会为了你而抗旨,这点我不相信。如果他敢抗旨的话,也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张俊,张浚两人点点头,显然是认同刘光世的观点。

吕颐浩亲自为三人斟酒,他端起酒杯之后说道:“喝下这杯酒我们四人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今后荣辱与共。”

这杯酒好像是歃血为盟一样,可是此时大家是一条绳上栓的蚂蚱,谁也逃不掉。张俊第一个喝下去,紧跟着刘光世,张浚也喝下去了。

吕颐浩说道:“李宝是精忠报国,只不过不是忠于三岁的小皇帝,也不是忠于退位的太上皇,而是西京那边。”

这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三人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这个时候,范华耀进来了,他向众人行礼后说道:“在下范华耀,家父是大宋右相,此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八章 赵构退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