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额是蒋门神>第二百八十章 秦商天下(一)
,政事堂的相公们是专家,很快就拿出来了方案,同时成立了五个部门,第一个部门是商税司,由户部侍郎兼任,负责对大宋境内的商人收税,制定商税条例,鼓励其拓展贸易,尤其是跨国拓展贸易,给与一定程度的免税。第二个部门是监察司,由刑部侍郎兼任,负责对大宋境内的所有商业行为监察,发现违法乱纪,偷税漏税,予以重罚。第三个部门是厘定司,由吏部侍郎兼任,负责对商人考核予以奖励。第四个部门工务司,由工部侍郎兼任,对于商人交易的商品货物进行稽查,监管,尤其是对参与城墙修建,房屋建造,船舶建造,桥梁建造,从事酒楼,食品加工等行业进行管理。施行行业准入制度,只有达到一定的行业标准,缴纳保证金,办完手续才允许进入。第五个部门教化司,由礼部侍郎兼任,负责对商人及其家人的教化,让其尽快融入士大夫的圈子,说白了是按照士大夫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商人的行为。

政事堂的效率还是蛮高的,庞大的行政机构运作起来非常的快,这就是大宋朝独有的体系,在封建王朝,历朝历代都赶不上宋朝的高效,这和冗官制度密不可分。每一个职位都会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盯着,基本上可以说是能者上,庸者下,来确保行政体系告诉运转。

可能是高物价刺激了政事堂官员的缘故,这些人竟然成立了物价稽查司,由户部郎中兼任,负责监察调控物价,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物价的上扬。

蒋忠听到萧让的汇报之后,沉默了许久,尽管这里面还有很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但他最终还是认可了政事堂的决议。

商人可以做官,可以说一语激起千层浪,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学生们,这些自诩天子门生的年轻人开始了西京洛阳第一场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抗议抬高商人地位,呼吁天子要重视读书人。

有人欢喜,有人愁,商人可以做官,这下次击了商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千百年来,商人虽然可以富庶天下,可是地位一直都不高,甚至被整个社会瞧不起。对于商人约束太严格了,现在解除了紧箍咒,一个个开始烧高香,祈求摄政王可以万万岁。

第一个主动上缴百万贯商税的商人是潘楼的大东主潘岩嗣,这个把酒楼开到了大江南北,生意遍布天下的中年人还受到了摄政王的接见。

现在才五月份,就提前上缴全年百万商税,这在潘家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争论不断,召开家族会议的时候,潘岩嗣的两个族叔潘年晋,潘年庵险些打起来。

潘岩嗣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是这种场面,一点都不感到惊讶,甚至没有出声制止这两个比自己小七八岁的族叔争吵。

潘家年纪最大的长老潘伯安用拐杖敲打着地面,一方面是要制止慌乱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在提醒在场的每一个人,在潘家话语权最大的不是家主潘岩嗣,而是长老会。如果长老会集体反对的话,家主的决定是可以被推翻的。

潘年磬开口说道:“大家都安静点,争吵解决不了问题,大家听一下大长老是什么意见。”

“对呀!长老会是什么意见。”潘岩嗣显得很随意,他相信自己有把握说服长老会,说服在场的每一个人。

潘伯安咳嗽了几声后说道:“长老会虽然有权否决家主的决定,但是这项权利在潘家已经二十几年没有动用过了,这次老朽依旧不希望动摇否决权。不过,百万可不是小数目,不能任凭家主一句话就交出去了,现在才五月,距离年底还有七个月时间,就提前完成全年商税,是不是有些不妥,请家主给个合理的解释。”

“是呀,家主,总不能因为你的一个开府仪同三司,就让整个家族掏出百万两银子吧,这钱可不是你个人的,是属于整个潘家的。”潘年晋一直都和潘岩嗣有矛盾,所以这次才趁机发难的。

下面人七嘴八舌议论起来,场面再度出现混乱,不过随着潘岩嗣开口,杂音逐渐消失了。

潘岩嗣站起来,不紧不慢地说道:“可能十七叔(潘年晋)还不知道开府仪同三司意味着什么,所以才会瞎嚷嚷。我告诉你,别说一百万,就是三百万,五百万都值,这里面带给潘家的利益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今后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都会让整个家族受益。在坐诸位,谁了解开府仪同三司是怎么回事,来给十七叔,给长老会,给大家解释一下。”

潘府中唯一的一个太学生潘执礼站了出来,他说道:“开府仪同三司自汉代起,历朝历代都是文官的最高礼遇,在我朝不代表什么权势,但是绝对代表最尊贵得到地位,自古叫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如果说我伯父有了开府仪同三司的资格,我们整个家族都会受到世人的尊重,生意场上也不会受到官府的刁难。这里面有很多的特权,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我今天就给大家简单说一下。。。。”

论文采,论口才,潘执礼在整个潘家都是数一数二的。可是,开府仪同三司毕竟太空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听得懂,每个人都能够接受的。一百万两银子可是真金白银,是要交出去的,既然已经开口,不交的话,那可能面临的就是抄家灭门,这点每个人都清楚,这也就是为什么争吵不断,却没有一个人敢明目张胆地提出来拒绝交银子的根本原因。

争论是不断,但是潘岩嗣知道只要自己说服大长老潘伯安一人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章 秦商天下(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