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开门。

白玫自责了,后悔没有开门让秋贞进来。她喃喃出声:“主啊,原谅我。”

而后,白玫想到:一个渴望见到亲人的人,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我前不久在父母家门前吃了闭门羹之后不也是没有放弃吗?何况我和父母是久别,而秋贞不同,她和自己的女儿是从未谋面啊!可以想到,她见女儿的心情一定更为迫切。想到这里,白玫的心好受了些,毕竟事情还有得补救。

接着,白玫又想到一件事,就是要尽快地将女儿的身世和盘托出。让女儿知道她的亲生母亲来找她了,好有个心理准备。因为,刚才白玫在心里责怪秋贞没有给她心理准备,一个人,一个厚道人,是不应该做自己不赞成的事情的。当然,还要征求一下赵小蔓的意见,如果赵小蔓想见亲生母亲,那最好,不然,自己也努力促成这事吧。

白玫轻声自语:“赵小蔓,你有权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你已经长大,是时候了。”

这时,阿光的话又出来扰乱白玫的心神。她狠狠地摇了一下头,对自己说:“毫无根据的怀疑不是阻止她们母女相认的理由。”又想到:秋贞找上门来,也许这是一件好事,这种可能不是不存在的,因为,规避了风险,也就失去了可能会有的惊喜。世上诸事,大抵如此。

由于确定了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白玫渐渐冷静下来。这时,一个本应首先产生的疑问在她的脑子里跳了出来,就是:秋贞是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的呢?自从迁入新居,来过的人并不是很多啊,而且,这些人好象都和秋贞的生活之路没有交叉点,这是怎么回事呢?对了,阿光!一定是阿光。

白玫想:晋太原中那个捕鱼为业的武陵人,人家美酒肥鸡地招待他,一再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他还不是一离开桃花源便去太守那里告密!可见有些人的承诺是靠不住的。何况,秋贞找上门来这件事也不能跟桃花源二次来客相提并论,因为,一来,我家并不是不希望外人光临的桃花源,二来,我也没有叮嘱过父母或者任何人要将我的家庭地址保密。

所以,妹妹虽然没有来过,但因爸妈来过,妹妹就能知道我家的地址,妹妹知道,阿光当然知道,阿光知道,秋贞也就有可能知道,因为阿光当年插队的地方就是秋贞家那个生产队。问题是,难道阿光还和秋贞有联系?对呀,就算没有一向的联系,偶然相遇这种可能也不能排除啊,除了阿光之外,还真想不出秋贞能从哪个人的嘴里听到我家的准确地址。

白玫猜对了,秋贞的确是从阿光的嘴巴里听到白玫家的地址的,而阿光呢,当然是听妻子白兰说的,白兰是听老母亲说的。所以,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一个人知道,就等于n个人知道。

秋贞遇到阿光,是在几天前。这件事情还要从阿光的妈妈,就是他的养母临终前的一番话说起。

不久前的一个早晨,阿光的卧床已久的老娘把他喊到了床前,说:“阿光啊,妈妈快要走了,有些事情,我想,是讲给你听的时候了。”

阿光的心一阵猛跳,他想,难不成还有一些秘密财产要交待?忙说:“妈,说什么呢!你会好起来的,不要胡思乱想。”

“不,现在不说,我怕没有机会了。阿光,你知道你不是我亲生的,不过,我一直把你当亲生儿子看待,从来都没有亏待过你。”

阿光点头,说:“妈,我知道,你一直对我很好,尽管我曾经和你脱离关系,但是你对我一直没有变过。”

老人欣慰地笑了一下,说:“阿光,几十年来,我什么也没有瞒过你,只有一样事情。”

阿光瞪大了眼睛。

“阿光啊,我以前对你说,你是我托人买来的,我托的人又托人,转了好几个弯,不知道你究竟是哪里的人。其实,我那样说,是怕你去找你的亲生父母,原谅我吧。阿光啊,虽说你在这里有四个姐姐,但是,自从你坚决和这个家划清界限,她们和你的关系就不好了。我死后,你在这个世上会更加孤独,所以我告诉你个地方,你去找你的亲人吧。”

阿光一听,心里又惊又喜又怒。惊的是,这个养母竟然忍了这么多年愣是不吐口;喜的是,或许可以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不管怎样,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将自己带到这个世上来的是何等样人,实在是一桩令人纳闷的事;怒的是,这个小心眼的老娘,早点讲出来多好!如果早讲的话,自己插队时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当个正牌红五类了。但是,他不敢表示任何不满,因为,他怕刺激到老娘,若是老娘此时头一歪,或是,一气之下嘴一闭,那就糟了。所以,他只是把脑袋更加凑近了老娘的嘴巴,一言不发。

“你的亲生父母家,其实并不太远,离开这里也就百把里路,是东海边一个叫堤外的小村庄。”

“东海边?妈,那家人家姓什么啊?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阿光沉不住气了,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

老人摇摇头,说:“不知道,人家没有说,只知道,你是那家的小七子。”

阿光失望至极,线索太少了。

人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所以,阿光想,养母的话,可以相信。再说了,她知道的,一定只有这么多,因为,按常理,既然要讲出来,就没理由讲一半留一半。

“阿光啊,记住了吗,那个小村庄叫‘堤外’。”<


状态提示:第120章 奔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