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神将之风起云涌>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下惊
这三次刺杀中有两次都是刘备。很幸运的是这两次都没成功,否则历史将被改写!刘备第一次被刺杀时时他当平原相时,平原相基本相当于太守之职。平原县有一个名叫刘平的人一直看不起刘备,心想刘备这小子凭什么爬到老子头上,居然做到平原这个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刘平在当地很有势力,手下有一帮亡命之徒,于是他就指使其中一个武艺高强的刺客去接近刘备,等待时机将其杀死,说白了就是嫉妒嘛。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凡是贵族公子都喜欢豢养一批食客,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都有三千门客。刘备可能也秉承了战国时期豢养门客的风气,所以凡是投奔到他门下的,都来者不拒。据史书记载,刘备虽然是平原国的最高长官,但他一点架子也没有,对前来投奔他的人,无论是“士”还是“士之下者”,都“必与同席而坐、同盘而食”。这也是刘备一惯的性格,对刘平派来的刺客,刘备也招待得很好。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老百姓饿死的不少,刘备做平原相,“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对外打击盗贼,对内把仓库里的粮食、财物拿出来赈济灾民。刘备的所作所为深得人心,这个刺客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见刘备是个仁人君子,如此得人心,所以就不忍下手,于是就把奉命前来行刺的实情告诉了刘备,然后扬长而去。

这个情形和春秋时期晋国大臣赵盾非常相似。赵盾执政时,晋灵公十分残暴,经常滥杀无辜,大臣赵盾忠心耿耿、数次前去规劝。晋灵公不但听不进去,反而对赵盾十分讨厌。因为赵盾是元老级人物,德高望重,深得民心,所以不便公开将赵盾处死,于是他就派刺客前去刺杀赵盾。刺客奉命前往,看到赵家的大门敞开着,身为宰相的赵盾家里十分简朴,还没到五更天明,赵盾就身穿朝服端坐在客厅里,准备上朝。刺客看到这里,进退两难:不下手吧,违抗君命;下手吧,怎么能杀害无辜的功臣。于是这个刺客就一头撞死在一棵大树上。

刘备第二次被刺杀时是取得汉中称汉中王时,刺客时曹操派来的。当时,刘备已经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在这之前,他已经占领了荆州的部分地区和益州的全部,蜀汉政权达到了鼎盛,刘备正在考虑北伐,恢复汉室。可能曹操感到此时的形势对他不太有利,因为曹操攻打孙权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好不容易从张鲁手中夺到的汉中又丢了,所以,他就派刺客前去行刺刘备。可能曹操也摸到了刘备的心理,知道刘备要乘胜北伐,于是就命刺客预先作了准备。这个刺客见了刘备以后,就“开论伐魏形势”。刺客和刘备谈了哪些内容、如何伐魏,史书并没有记载。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刺客绝非等闲之辈,因为他所谈的内容,“甚合备计”。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在东汉末年的战场上拼杀了大半辈子,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能提出让刘备动心的计谋谈何容易?即使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刘备也并没有不折不扣地去实行。

刺客同刘备谈着谈着,“稍欲亲近”,越来越向刘备身边靠近,正当他准备拔剑刺向刘备的时候,也是刘备命不该绝,诸葛亮就在这个时候进入客厅。刺客看到诸葛亮进来就“神色失措”,慌了手脚,不敢轻举妄动,过了一会儿,刺客借口要“如厕”,便离席而去。刘备对诸葛亮说:“今天我得到了一个奇士,将来他可以成为您的助手。”诸葛亮就问:“主公所说的奇士是谁啊?”刘备回答道:“就是刚才和我相谈甚欢的那位,现在他上洗手间去了。”诸葛亮说:“此人神色慌张,低着头说话,图谋不轨之心已经暴露出来,肯定是曹操派来的刺客。”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有点将信将疑,于是派人到厕所里去寻找,结果此人已经跳墙而去,逃之夭夭了。所以这次刺杀事被诸葛亮识破了。

和凌宇相比,两次刺杀刘备反而更加是显得文一点,而凌宇三次的刺杀则是直接动武。

躲在里面的三人看着接近自己的士兵等人,都紧张万分,若是他们再接近,恐怕他们就要直接动手了。

可就在快要接近的时候,刘起突然说:“你等留一部分人在这,我再带其他人去别的地方搜查!”

“喏。”其他士兵都纷纷跟在刘起的身后,留下来二十多人在这里继续查看,并且随时将他们夷为平地。

但是这几个士兵竟然都绕过了藏有凶手的房屋,让里面的凶手都松了一口气。

在后面的几天,刘辩府上全部被土,凶杀现场现王字的消息已经在整个大汉都传开了,有人惊讶无比,有人无奈叹息,有人默不作声,只是当一句普通的话听到就继续干活,有人则是痛哭流涕,大喊天不佑大汉。诸如此类,种种情况都在大汉的各个地方上演。

“什么?刘辩被杀?”凌宇震惊的放下手中的书,表现出极为震惊。他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因为没有人会蠢到去刺杀当今皇帝的兄长。即便现在大汉摇摇欲坠,也不是能够轻易挑衅的。

“没错,主公。此事非同凡响,在整个大汉都已经引起震动。摄政王刘起亲自彻查,但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太过珍贵的线索。”张宾也是一脸凝重。

“满门被灭,地现王字。到底是何人想称王?还是想嫁祸于我身上?”凌宇喃喃道。

“主公,会不会是那神秘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下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