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元末新世界>第一百九十七章 向南2

纪献诚虽然不是原斥候队的人,但是早期与常智在于海时的中军里担任军职,其人遇事冷静,敢打敢冲,两军相搏而持时能够鼓动士气,奋勇向前。

他战场的大局观较强,抓住突破点后就一力突击,即使己部伤亡再大也在所不惜。论指挥能力,纪献诚在留守的诸将中位于前列,与赵石、穆春、明雄等相类,而且纪献诚对于志龙的忠诚度高,做事的私心少,平时爱惜士卒,有威信,人缘不错。

相比之下,常智、钱正等未免有些圆滑,都不愿打硬战,常考虑更省事,伤亡更小的路子。这在一个局部战场方面上也许是好事,但是在大局观上易犹豫不决,遗误战机。

侯英、黄二、罗成等现在尚难以服众,其人勇则勇矣,但或少智谋,或缺城府,或投靠而来,若为主将还言之过早;孙兴过于年少,吴四德、马如龙又需要南下,无暇分身。

穆春、明雄都是后期归附,虽有勇谋,但时日尚短,领一军尚可,统领留守全军还为时尚早。于志龙与赵石一番商定,最后才确定了纪献诚为靖安军留守的主将。

诸将听得留守主将被纪献诚获得,或羡或嫉或面色无波,反应不一。

于志龙将诸将的面上表情一一看在眼里,与赵石对视了一眼道:“将令已下,各位务必谨记职责,留守诸将一切需以纪将军军令为尊,倘若有拖延违抗着,军法从事!是杖是杀悉由纪将军决断!”

此话一出,留守诸将俱是一惊,再也不敢懈怠,齐齐躬身拜服道:“将军之令,末将不敢违也!谨受命!”

吩咐已必,诸将散去,于志龙特地留下纪献诚、明士杰,再细细交待可能出现状况的主要应对措施,特别是吩咐此次留下的暗手如何操作不提。

此时日上中天,各部均已就餐完毕,约半个时辰后,钱正等几部营里陆续响起各个军官的集合催促声,各队士卒手执兵器纷纷列队,出营,在马如龙、钱正等注目下依次默默开拔。不久骑队数百人也整装出营,吴四德顶盔挂甲行在前头。

靖安军的营寨驻扎在县城西侧,中军驻扎在城南,城北是刘、秦、万、夏侯部的驻地。靖安军步骑出营后锣鼓不宣,号角不吹,远远的背着城池悄悄而去,先是向西北十数里,再折而向南。正是午后休息之时,又有营寨阻隔视线,其他几个营寨均未注意到大股靖安军已经离营而去。

行至城南二十里处,高尚部的辎重支队早已在此等候,见到于志龙率军而来,高尚赶紧过来请示。

“将军,按照吩咐,已经备了六日的人马口粮和草料,为了山路易行,还准备了大量布袋之物,到时将这些粮草分储袋内,可由将士自行负重。”

于志龙听了点了点头,为了节省体力,除了骑队携带兵器和盔甲外,步卒只是携带了兵器。此去山路难行,根本不能通行任何车辆,只能采取蚂蚁搬家的办法将缁重随身携带了。

“如此甚好,辛苦你了。”于志龙上午才与刘正风和赵石敲定了南下的方案,回来后就立即通知了高尚,并要求以准备营外拉练的名义进行,只是动员了一队辎重营士卒。

高尚黝黑的脸庞在这一个月内变得更黑了,身子也较前瘦了些,数千人马的吃喝完全落在他和童奎身上,这胆子委实不轻,于志龙还特地调了三个能识字断数的伙计给他做帮手。好在高尚以前在农闲时也做过走村串巷的货郎,多少有些算账的手段,这才撑起了靖安军的伙食一事。

不久,于世昌率所部四百骑兵赶来汇合,见过于志龙后,随即加入到南下的序列。

赵石令这些辎重人员赶着车辆同行,高尚则带着几个近随辞别于志龙先返回临朐县城,辎重营的事物还需要他出头管理,于志龙并不想让外人这么快就发觉出异常。

前队的探马早早就南下探查,若发现有北上的元军斥候自会提前报警。根据这些天的打探,南路的元军的探马一般也就是北上二十余里左右,而元军大营大约在距离临朐南约百二十里之外,一个名叫申家崖的岔口处。

申家崖向西,一直是山路,蜿蜒至莱芜,泰安,向南则至沂水,莒县,此处方圆千里多山多丘陵,特别是南北方向山峦起伏,山势崎岖,道路难行。

此处因是岔口,地势险要,沂水汉军据此而守,正好利于阻挡顺天军南下的道路。

靖安军全军静默南行了约四十余里,已经完全进入了山区,道路变得崎岖,再向南就是元军斥候频繁巡视的地区了。

于志龙和赵石策马来到前锋处,到了一处山腰后,令全军暂停歇息,人马饮水吃饭,此处山涧有水潺潺流淌,取水不难,但是所有饭食皆是干粮和肉干,各部严禁生火喧哗,以免被可能北上探查的元军斥候发现异常。

于志龙下马,伸了伸已经有些麻痹的腿脚,因为是步骑前行,速度快不起来,行了四十余里,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队伍中间每隔着数人就打起火把,勉强照亮山路。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七章 向南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