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143章 建制
钢。硬度可能差点意思,但至少有柔韧度好的优点,锻打起来也容易。”

梁小明点点头:“说的也是,铁盔还是不考虑了。这样,一体式的钢盔我们做不了,还是用铆接的方法做钢盔,尽量想办法减少钢板的数量,控制在两到三块钢板左右,正前方的钢板尽量做宽一点,保护正面不受箭矢伤害。这样至少比一体式铸铁盔能做得更轻薄,比拼接式铁盔防护力更高。”

“也只能这样了,头上有顶钢帽子,总比没有强。这个你慢慢弄没事,反正我们目前不需要,短时间内我们是不会与后金接触的。”

刘烨结束了钢盔的话题,伸手蘸了些茶水,在桌子上画了一个平顶帽的图案,对梁小明说道:“钢盔只是一种强化装备,日常使用可以用布帽,我觉得平顶帽不错,比什么三角帽或者船型帽要好一些。”

“几千年以来,中国人的军队就没用过船型帽,三角帽也就17、18世纪的欧洲用过,平顶帽很中庸,是个不错的选择。”梁小明端详了一番,赞同了他的观点。“而且这种平顶帽和作训服差不多,和某些特种部队的帽子也有点像,很耐看,比奔尼帽好看一些。”

“奔尼帽?”

“奔尼帽是特种部队的标配之一,尤其是丛林作战。简单来说,就是这种平顶帽的帽沿由前端一片变成一整圈,奔尼这个词就是英语圆边的音译。”

“那种圆边帽啊?电视中常看到,不过不喜欢,哈哈。”

“行,你是老板,你说了算,平顶帽就平顶帽。不过帽子上得有个徽章或者标识,光秃秃的不好看。”

“其实弄个五角星挺省事的,不过这样一来就完全成了了。不如这样,就用个圆形,中间一个南字,和肩章一样,红底金边金字。”

梁小明脑中想象了一下,好像还不错,点点头道:“中间一个南字乍一看还像是一种徽章的图案,挺像那么回事的。”

“军服定下来了,军制也定下来了,我们把部队的建制也一并定下来,也不复杂,反正目前的兵力加上降兵也不够编一个团,只有两个半营。”

“这个好办,编成两个营就是,剩下的可以编成预备役或者警卫部队,你现在是所有人的核心,身边没人保护不行。只是军官的人选你得斟酌一下,谁上谁不上。”

“这个我想了很多遍了,石英和林三算嫡系,但是林三更多地承担保护工作,直接指挥作战不多,他也没有强烈的愿望指挥军队,既然你提议设立警卫部队,那么就由林三担任这支部队的主官。作战部队方面,第一营就任命石英为营长。徐一凡虽然是半路投降过来的旧式武官,但是军事素质很不错,锻炼一番可以大用,可以任命为第二营营长。剩下的秦天也是半路投降过来的旧式武官,勇猛过人,脑子也不笨,但是与咱们这种纯火器化部队总有点不搭,可以考虑设置一支特殊部队,火器与冷兵器并用,选用近战能力突出的士兵,战时可以根据需要作为战术预备队或者督战队,平时演练时可以模拟假想敌,提升部队应对冷兵器部队的能力。”

梁小明担心说道:“他们可是半路投降过来的旧式武官,你不怕?”

“怕什么,我了解过他们,放心吧,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刘烨信心满满。

梁小明说道:“好吧,这样安排很周全。不过你这个特殊部队,灵感从哪里来的啊?”

“呵呵,参考了一下后金的巴牙喇。巴牙喇是后金精挑细选出来的战士,人数不太多,但身体素质、战斗技巧和战斗经验都是一流的。战时巴牙喇扮演的角色不少:将领亲卫、战场侦察和反侦察轻骑兵、战术预备队或者督战队。反正以燧发枪的火力,也不可能做到不接触作战,冷兵器肉搏无法完全避免,这样一支部队,可以在最需要的时候投入到薄弱环节,避免被敌人近战冲破阵型。”

“听起来很牛叉的样子。你还别说,这样的角色很适合黄猛甲,叫他端着步枪老老实实排队枪毙有点太浪费他那身肌肉了,而且这个蓝军的角色让他扮演很合适。”

刘烨派人招来了石英、林三等人,把团营连排班的军制告知了他们,并宣布了决定:组建两个营,老护卫队员、以前山寨的土兵、佃户、官军降兵打乱混编,以老带新,每营十个连共一千人。第一营营长石英,第二营营长徐一凡;林三为警卫队队长,组建警卫队,负责保卫刘烨的安全;秦天为特战队队长,组建特战队,战时担任预备队和督战队,平时负责用冷兵器与部队演练。至于海军非常简单,目前总共才五艘武毅级,梁小明担任舰队司令。


状态提示:第143章 建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