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言情总裁>我在红楼修文物>149、第149章
儿一看,见李寿吃得眉花眼笑的,还偷偷给石咏比个手势,石咏便知,他这大约是猜中了。

十六阿哥虽然抱着拼假的念头,但是差事上并没有苟且,与石咏两个,下午晌又花了两个时辰的功夫,将这边的情形一一看过。石咏指出了几点瑕疵,要工匠们一一改进。

原本雷金玉对石咏只是恭敬,可在石咏指出这些瑕疵之后,雷金玉终于露出一点儿钦佩出来,大约此前只觉得石咏是个官儿,现在终于认可,石咏是懂得这建筑营造之术的。

一时工匠们赶紧去忙,十六阿哥和石咏则终于闲了下来。胤禄就笑嘻嘻地对石咏说:“听说你在这附近有地有园子,怎么样?带爷去走走看看?”

石咏一怔:他可从来没在同僚们之间提过这茬儿,有地有园子……莫不是十六阿哥以为他家里也有像这圆明园、或是贾府大观园那样的园子不成?

明明只有二十亩荒地啊!

石咏一想,就扭头过去看李寿,只见李寿满脸羞惭,悄悄走开,去寻十六阿哥带来的那两个侍卫说话去。

“十六爷,带您,“可我就只有借佃户家的地方招待您。到时候您嫌地方简陋、地方粗鄙,又该如何是好?”

十六阿哥登时便苦了脸,说:“你什么时候见过爷这么娇气金贵了?”

石咏:……也是,对方还没叫苦呢,自己先担个啥的心?

当下石咏果真带了十六阿哥,一行六人,骑马去了北面树村。

在树村村口,村民们不常见到这么多人一起骑着高头大马进村,一时不少人围拢了上来看。

“咦,那不是李家的寿哥儿么?”

“可不是,听说出去到大户人家家里当差去了。啧啧啧,看看这模样,这打扮……是比以前出息得多了!”

李寿耳中听到这些议论,更加将脸绷得紧紧的,目不斜视,还故意将手臂挽高一点儿,好让乡亲们看见他手臂上好不容易才练出来的腱子肉。

“哥——”

一声清脆的叫喊传来,李寿听见妹妹喜儿的声音,瞬间破功,立即从马背上跳下来,“三妹!”

李家的三丫头喜儿便从人堆里冲出来,她看见李寿,正欢喜地大声招呼,一瞥眼又见到石咏,想起爹娘吩咐的礼数,连忙快步跑上来,冲石咏福了福,脆生生地叫了一句:“石大爷!”

石咏连忙指指身边也正下马的十六阿哥,说:“这位是十六爷,通知你爹娘一声,有贵客过来!”

喜儿定睛看看十六阿哥:“石榴爷……”

她倒是一下子想起了什么:“对了,大爷,我爹娘新酿的石榴酒,就是用山上的果子酿的,我去跟娘说一声,取出来待客。”

说毕小姑娘一转身,乌黑油亮的一根辫子在身后一甩,转身就跑了,留下十六阿哥听得一愣一愣的,“石榴酒?石榴爷?”

这位哭笑不得,连连问石咏:“这把爷当什么了?”

石咏白他一眼,说:“石榴意为多子多福,十六爷得这名号难道还不好?”

十六阿哥一想也是,“嘿嘿”笑了两声,得意洋洋地说:“那好,这石榴酒,爷就去尝尝!”

他望着喜儿朝村中飞奔而去的样子,拍拍石咏的肩膀,低声笑道:“此卿大有意趣啊!”

石咏嘿嘿地干笑两声,心里赠送十六阿哥俩字:“无聊!”

果然,石咏带着这位村民们眼里的“大人物”去了李家。李大牛和陈姥姥迎出来,却不见李陈氏,想必是去替石咏他们张罗吃喝去了。

刚才喜儿跑回来,说是石大爷带了一位“石榴爷”回来,要喝“石榴酒”。李大牛想想不对,觉得定是女儿听岔了,不是“石榴爷”,而是“石‘六’爷”,一定是大爷的本家亲眷。

可见了胤禄本人,李大牛又迷迷瞪瞪的,心想看上去比大爷还年长些,不像是位六爷啊!

可是不管怎么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李大牛赶紧上来给两人见礼,将两人往屋里迎,李陈氏还当真准备了石榴酒,酒坛子一开,那石榴的香气就从坛子里溢了出来。

“大爷可肚饿么?”陈姥姥上来问,“要吃点儿什么?”

石咏他们中晌饭点吃的那些东西,此刻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石咏干脆说:“姥姥,煎饼馃子还做不?来两套!”

陈姥姥笑着点头:“就知道大爷还惦记着这口儿!”

胤禄则一头雾水:“什么什么果子?”

石咏不跟他详说:“好吃的,十六爷稍等等,这该是片刻就好的!”

果然,没过多久,李陈氏就托着两个碟子,将香喷喷的煎饼馃子:“大爷尝尝看,我们现在做的这些,味道可还成?”

这煎饼馃子表面一片金黄,散发着鸡蛋和甜面酱的香气,上头撒着一粒粒黑色的是芝麻,绿油油的则是葱花儿。石咏当即胃口大开,一口咬下去:

“哟,有米香!”

他这才发现,里面裹着的,既不是薄脆也不是油条,竟然是锅巴。

这时候农家爱惜材料,不舍得用油,自然也不肯耗费太多油水来炸制薄脆和油条。所以李陈氏想了个折儿,用口感酥脆的锅巴来代替石咏曾经描述过的薄脆。此刻石咏一尝,觉得虽然不够“正宗”,可是口感还成。而且农家制作锅巴容易,做出一锅晒干,要用的时候搁在锅里烙热了就是,味道还挺好。

石咏心想:果然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没有薄脆、没有油条,人家还可以就地取材用锅


状态提示:149、第149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