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谢河畈>青绿山水
同租,不是同居。大妹子,你是真不懂啊?大海啊,都是水。骏马啊,四条腿。

赫鹏程说:怪不得。

袁秋华说:咦?瞧出什么门道了?说来听听!

小李子从红木画匣内挑选几张画,解开丝带儿,用画叉儿挑着,挂在墙上,平心静气地慢观细察,反复揣摩。凭他多年的鉴别书画的经验,看画的笔墨神韵、意境格调、题跋印鉴、纸色绢素,再辨别收藏印玺和藏家题款。看完之后,摘下来重新卷好,轻轻放回原处。然后,他又拣了几卷书法,仔细观看,先看其“用笔结体,精神照应”,再看“人为天巧,真率造作”,又及落款、印章、纸张、印泥,确认全是真品无疑。

赫鹏程说:我听说,古人作画之时,用墨、用色,都是现场调配,用的毛笔和绢纸,也是出自独家纸匠之手,可以说每一张画的墨色浓淡、绢纸厚薄、颜料深浅都是独一无二的,和人的指纹相仿。

小李子说:志存高远,善莫大焉,太过张扬,似是炫耀,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真名士自fēng_liú!

袁秋华说:古人画瓷器,烧琉璃,烤蓝,点翠,描金,用色,都是现场调配,有没有听说?

赫鹏程说:调色的颜料,自个碾,自个配,不在市面上买,独家配方,就要与众不同,就是说“没法仿制,伪造”啦。

小李子说:古玩是成年人的玩具,不但要“玩宝物”,更要“玩品味”。收藏的前提是识古,识古就要学习历史文化和鉴定等方面的知识,前人的研究成果、鉴赏理论、经验教训都可以通过读书,学而“为我所用”。

袁秋华说:古代中国画中颜色的来源,譬如青绿山水图里面,所包含的青、绿色。青,从石青中来,现在我们称之为蓝铜矿;绿色呢,从石绿中来,也就是孔雀石,红色呢,来自朱砂,及烈焰玛瑙色,黛青云母色,碧空蓝色,这些金石之色,都来自宝石呀,将它们研墨成粉,也就成为我们中国画的颜料了。且上等的都拿来做颜料,较之次等的才拿去做饰品。

小李子说:明末之前,颜料都没有被广泛的制作和贩卖,所以古代的书画家使用的颜料,多数由自家的“手工小作坊”精制。一要亲自去产矿地区挑选原料;二要亲手将选好的矿石进行人工分类,接下来将其不断地粉碎,淘洗,去杂质;三要研磨成粉末,光是研磨就需要半个月之上。“制色”也就成了古代画家一种独门的技法,把这些珍贵的宝石粉碎,涂在纸上,不是家藏,不是贩卖,恐怕也只有那些书画狂人,才舍得吧。

赫鹏程说:一般人根本想不到,在古代,祖先们是怎么获取颜色的?

袁秋华说:青色,还有一种青金石,源自于阿富汗,那里生产的青金石质量最好,因此用青金石研磨出的这种青蓝色,用在国画,用在瓷画,用在景泰蓝,传遍了大江南北,欧洲、中国,全世界都被这种蓝色所迷住。

小李子说:传统的中国画颜料,先有矿物颜料(金石之色),后有植物颜料(草木之色)。就象用墨,先有松烟、后有油烟。

赭鹏程说:古书画的作伪,要是掺杂现代化学合成色,一化验,岂不露出马脚?可见赝品造得再好,也留下痕迹啊!

袁秋华说:中国画用的颜料,分金石色和植物色两大类。金石色用矿物研制而成,如石青、石绿、朱砂,雄黄、蛤粉,赭石、石黄、素粉、泥金、泥银、钛白等。为粉状,用时须加桃胶,或骨胶调制。植物色有藤黄有毒、花青、胭脂、曙红化学合成等。直接在水中浸泡一会就可。石色厚重,覆盖力强,植物色薄而透明,极易混开。

小李子说:另外,还有用木材炭、丝绸等材料经火烧后,取其灰烬进行研磨,加工制作成不同灰黑度的黑色粉状颜料。

袁秋华说:古法用色,“知识点”都掰开揉碎了讲,恐怕真的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矿物颜料的显著特点,就是天然靓丽、不易退色、色彩鲜艳。看过张大千晚年泼彩画的,大多有此印象,大面积的石青、石绿、朱砂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赫鹏程说:别人凭什么看不起,不就是因为我既没有权,也没有钱吗?现在明白了,即使有权也有钱,但没文化,照样被高人瞧不见!咱就是一小商人,无法领略古人的智慧,还有传统文化的精深,真令我羞愧啊!

袁秋华说:有些收藏家认为自己是社会名流,觉得自己有权有势、又有钱,自负傲慢,却不知古玩深浅,目空一切,看不起古玩商,投入百万千万仍是收买一屋子的假古玩。呜呼!上当受骗的原因,无非是把古玩看得太世俗了,说着“知识无用”言论,对古董不屑,凭着一买一卖,还想赚大钱?就像俗话说,“拿土地爷不当神仙”,错了咧,还不许别人驳正,不掉坑里,才怪哉呢。

小李子眼里散发着爱的小星星:你买那么多青金石,孔雀石,绿松石,各色玛瑙,我还好奇,怎么销呢?专供三个圈子!你不用这么辛苦。

袁秋华翻了个白眼:咋?你打算,让我吸日月之精华,纳天地之灵气,然后成妖精吗?

小李子说:可以把这份辛苦的业务,转让给别人做,当幕后老板。今个当搬运工,可把我累坏了!讨奖赏啦,有没有啊?

袁秋华说:商畈向银行贷款,即使是古董抵押,不仅估价难准,手续还特复杂,我早就想开个典当行,怕一个人撑不住。

小李子


状态提示:青绿山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