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谢河畈>祈求冥福
>

是阴告。

谢雄哭:阿爹呀,你是不是未能亲眼看到我生崽啊?

仍是阴告。

谢汉哭:阿爹呀,你是担心谢碧桃的未来呀,阿爹呀,我一定视为已出,抚养她成人,一定培育她成才,你放心去吧!

这才是圣告。

亡灵过了“奈河桥“,喝了”王婆汤“,和尚指引死者认祖归宗应走的路线:每一个人都会死,不要贪恋生前的事了,不要再想回家来,只有西方才是安乐的故土,快快活活地去吧,路上有孤魂野鬼的地方,你不要停留,唱唱笑笑地去吧,一直走到祖宗居住的群落,那里才是最快乐的归属,蹦蹦跳跳地加入吧,祖先正在等待你!

次日凌晨,启灵祭。是时,礼生主持公祭仪式,短笛,长箫奏“小乐”,僧人领唱诗经,边唱边走踢踏,孝子,孝友,宾客,族亲,躬腰紧随其后,进行绕棺转丧,走8字形路线。一段完后,击丧锣九响,唢呐奏“大乐”。周而复始,以长孝子诵读祭文为结束。

将要启柩前,亲属跪在灵堂前,长侄打着纸伞,长孙端着灵牌,次侄打着引魂幡,次子谢汉手持三根香火,长子谢文脚下放着灵前烧纸用的丧瓦盆,长媳抱着“焰食”罐。吉时一到,司仪喊道:披麻带孝啦!接着指挥:各屋点灯啦!准备粮米啦!打扫囚土啦!搬凳的靠前!阴阳先生靠前!

大家各就各位。此时,阴阳先生念咒,挥斧把放在灵堂门左边的清水碗,连碗口上横放着的一根柳枝,一根桑枝,都砍了,谓之“斩丧”。同时,司仪喊道:今日良辰吉日,斩丧大吉,孝子举哀。

五服之亲穿丧服,哀痛号哭。抬棺之人应声涌进,左右各四人,分立站好,手托棺材底。孝子孝媳,手拉手,围着棺材顺走三圈,又倒着走三圈,俗谓“圆材”。

棺一启,灵一驾,长子谢文即举丧瓦盆过头顶,一下子摔破,碎碎平安,越碎越吉。

祖宗成法,摔丧盆,只能由长子来摔,长子不在场,由长孙来摔,其他诸子不能染指。出殡时的引魂幡,也只能由长子打,父亲死以左手打着,母亲死以右手打着。若是长子殁于父母之先,次子无权打幡,由长房重孙打着。

其他身穿重孝的子孙,听候瓦盆一响,立即跪在大门两侧,每边五至七人,用头顶着一匹长长的白布,让棺材从白布上抬过去,俗称“搭金银桥”,死者通过金银桥可上天堂。棺材过了桥,跪孝者忙起,列于出丧队伍送丧。

抬棺之“扛八仙“将灵柩抬到大门口的场地,在吹鼓手奏哀乐,亲戚朋友烧香之中,开始盖红被面,上扛,捆绑,罩棺材账。铜锣九响中,孝子们拄着“哭丧棒”,孝帕拖地,打赤脚,向死者三跪三拜,扶柩摸杠绕棺而哭,跨越棺柩,祈求传承亡者的精脉,获得亡者的荫庇。孝女们双手顶着托盘跪在旁边,上摆八包香烟,八条毛巾,八双胶鞋。孝子孝女按长幼顺序,先后向扛夫跪拜,让扛夫每人拿取一份。

起扛之际,专门由一人手持一盘白米,边喊八卦方位,边向棺材前后左右中撒“棺材米”,孝子孝媳牵衣襟接着,谓之“收财花米”,会保佑全家吉祥,添丁进粮有发旺。孝女孝婿只能旁观,或接下倒给兄弟,因为女已外嫁,属于别家之人,“收藏”就是“偷财”,就会“财发”外人。

起杠后,长子打招魂幡,长孙抱灵牌,长媳抱焰食罐,走在最前面,紧接着是打开山锣散路钱的,打一下锣便撒一把纸钱。再次之是吹鼓手。再接着是扛祭幛,挽联,花圈的。随后是抬灵桌的,扛板凳的。孝女孝媳扶着灵柩哀哭。亲族戚友跟在棺材后面相送,亲戚女眷送到大路口即返回,不允许跟随到墓地去“踩风水”,“沾福气”。

出殡头一天,打井的要上坟山挖棺材穴。先请阴阳先生看山头风水,定选定方向,要避开太岁的方位,拜了山神,地仙,还要画太岁,插在其所在的方位,选定方位在做坟墓的地面前后打木桩。动土之前要祀土开山,由长孝子烧香点烛行“开山礼”,就是在打木桩的范围内用锄头挖三下,然后锄头往脑后一撂,再站开让打井的挖墓穴。井挖好后,再把画的太岁烧掉。

出殡时,因为棺材是湿木现做的,慢慢干就慢慢出缝,不仅底下滴黑水,还漏石灰。上坟抬到半路还裂了肚,用麻绳捆绑,用木棍把绳索绞紧,才顺当抬上坟山。

葬前,把备下的油菜杆,芝麻杆均匀地摊在坟穴底,上面放上纸钱,然后由长孝子点火焚烧,同时口念咒辞:赶虫蚁,赶出地府吃草皮,龙安身,恭贺发子又发孙。俗称“暖窝”,油菜杆,芝麻杆一经燃烧,就就劈劈啪啪爆响,传说这是象征着日后子孙家声震响,兴旺发达的好兆头,越响越吉利。等火烧完,由孝子跳进坟穴将火星踩灭,再把灰扫起来,等到封墓时再撒在灵柩上面。

起杠前,杠夫在棺材头拴一只给死者在冥间报晓的大公鸡。此公鸡也兼作祭墓穴之用。杠夫把公鸡杀了,沥血祭井的四角,祭灵柩的四角,然后把公鸡放在井底,让它扑腾着翅膀死去。据说,公鸡死在井底的哪个部位,就预兆着发哪个孝子,上首发老大,下首发老细,中间偏左发老二,偏右发老三。

谢清泉井底的那只公鸡,头朝上仰卧在上首。谢文下井想把它提出来,没料到捉到手中,它竟然还能挣扎,又跌倒在井的下首。

杠夫说:发老大,发老幺,就是


状态提示:祈求冥福--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