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

陈景书无奈道:“你怎么知道你看见的就是她,万一不是呢?”

你又不认识人家呀!

何昕道:“贾家就那么几个姑娘,又都有统一的份例,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虽有三人,但一个又木又呆,一个年级太小,我就知道剩下的那个肯定是她。”

……可以,会用排除法了。

这么想着,陈景书道:“你知道自己的行为算什么吗?”

何昕眨巴一下眼睛:“流氓?”

陈景书:“……”

你居然真的知道的吗!

好在何昕只远远地看了那么一回,如今又上门提亲,总算不至于让人怀疑他的人品问题。

倒是何昕,这会儿眼巴巴的看着陈景书道:“话是这么说,但我家里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若瑜,你家夫人既然当初是和她们一处长大的,应该清楚她是什么样儿吧?”

陈景书回忆了一下黛玉的话,最后道:“也没说什么详细的,但据说是个不错的,我瞧着她似乎觉得你们俩正合适。”

何昕听到这话顿时高兴起来:“这就好!”

有黛玉这话的意思,探春就算再怎么差也不会差很多的。

过了十一月,几乎一眨眼就是新年了。

这一年是陈景书和黛玉一起过的头一个新年。

虽然他们两相识不止一年,但一起过节却是真真正正的第一次。

嗯,新年的时候顺带忽悠着赵载桓又赏赐……啊不,是赠送了不少东西暂且不提,就说陈景书和黛玉。

因为陈景书新年有几天的假期,两人总算又能悠哉几日了。

早前陈景书拿回来的两幅画,因为平日里公务较多,也难有静下心仔细揣度学习的时候,这会儿便趁着空闲拿出来好好的看。

不得不说,黛玉推荐的画确实是好的,陈景书自觉学到了不少,再加上他们家里多得是陈孝祖的画可以互相比对参考,陈景书感觉自己好像确实明悟了一些。

再想到这里头其实也有赵载桓的一些功劳……嗯,虽然说是坑,但赵载桓真的算是个很不错的好孩子,陈景书觉得自己也是该有些回礼的,便想着作画一副作为礼物。

当然,比起画,陈景书的字和棋都是极好的,于是时而与黛玉手谈一局,时而两人共同讨论前人的棋谱,或是一起写写字什么的。

倒是初一头一天,陈景书收到了陈孝祖不远千里,跋山涉水送来的礼物。

一张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古琴。

陈景书看到的时候甚至有些惊讶:“大伯怎么给我送这个?”

说起来,自从陈孝祖开始出门云游,陈景书就时不时能够收到一些礼物,除了他之外,陈孝宗在扬州也常收到。

都是陈孝祖在各地看到,觉得有趣,也不拘是什么,能弄到手的便送给他们当做礼物,一起分享了。

啊,说起这个,皇帝前些日子还收到了陈孝祖送的礼物并书信一封呢,皇帝可感动了,只觉得陈孝祖虽然辞官了,但心里还是有他的,不过一时半会儿皇帝见不着陈孝祖,便干脆对陈景书加倍的好。

好到陈景书那几日总觉得背上毛毛的。

就连这回新年,皇帝年三十的晚上还给他赏了两道菜呢,另外还有更早之前赏赐的皇帝亲手写的福字。

这可是一种非常高的殊荣了。

毕竟这种赏赐每年都是有定数的,什么样的品级的官员,什么样关系的宗室才能收到,这都很清楚明白。

陈景书一个五品官,既不是宗亲,也不是公侯,能够拿到这样的赏赐,实在是很出人意料了。

大家心里不由都感慨,皇帝对陈家的余恩犹在,对陈景书也是极为看好的呀。

除了皇帝那里,赵载桓也亲自写了福字甚至还有一副自己作的寓意极为喜庆吉祥的对子打算给陈景书送去。

然而就在赵载桓送去之前,陈景书先给他送了笔墨。

一看陈景书的字,再对比自己的,赵载桓默默的把自己的福字塞进了箱子底,然后咬牙翻出一堆字帖来埋头练字。

啊,说起来,父皇的字也写的很好看呢,是因为当年兆源公的字也很好看吗?

胡乱猜测的赵载桓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摸到了真相。

陈景书原本以为这个年也就这么过去了,哪知道新年头一天就收到了陈孝祖的大礼,平日里收别的也就罢了,这么一张难得的好琴也送给他,陈景书顿时体会到了皇帝收到礼物的感觉。

又温暖,又感动。

陈景书抱起琴打算好好的存放,哪知却从琴上不知哪里啪嗒掉出一张纸条来。

“咦?”

陈景书好奇的捡起纸条,就见纸条上陈孝祖那熟悉的字迹明明白白的写着:“琴不是给你的,给你媳妇,旁边箱子里那两把折扇才是你的。”

陈景书:“……”

大冬天的送折扇你也太敷衍了吧!

而且……他拿起两把折扇看了看,发现似乎和陈孝祖上回送来的折扇是同一个系列的。

……所以果然就是在敷衍吧。

陈孝祖可不觉得自己是在敷衍,至少对于他来说,送琴给陈景书,琴是会哭的。

反正已经有一把可怜的琴了,就不要再增加这个数量了。

第二日陈景书便要黛玉弹琴他来作画。

用的当然就是陈孝祖送的琴。

哼哼,就算你不送我,但我的黛玉还是会弹给我听的!

这么想着,陈景书笔下动作不停,很快,从前些日子就一直在画的画作终于完成


状态提示:51、第 51 章--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