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瞅瞅你这满眼的笑,都褶子都出来啦。”阮初秀伸着食指点了点母亲的眼角。“我就知道,你心里是高兴的。”

阮永氏拿她没办法。“说吧,你有什么事?今个抹蜜了?嘴巴这么甜。”

“没抹蜜,可是我吃了蜜啊,阿阳哥在山里掏了个野蜂窝,有不少蜂蜜呢,味道可甜啦,咱们吃着正好。”阮初秀冲着阮刘氏直乐。“大伯娘,回头你拿点过去,没事儿,就和大嫂泡点蜂蜜水喝着。”

阮刘氏也听说过,这蜂蜜啊,吃着对皮肤好。“难怪这么高兴,行勒,就得了你这好。”

“娘,大伯娘。阿阳哥现在教着业山三兄弟学点拳脚功夫呢,我过来问问,大房的三房家里的几个孩子,要不要跟着一道学点?不说旁的,强身健体也挺不错,你们觉得呢?”阮初秀说了来意。

阮永氏就知道闺女有事。“这事啊,不用问业成和业守,这俩孩子指定高兴得蹦起来,什么时候过去?”

“上午啊。”

“时间是不是不太够?”阮刘氏想着孩子进镇读书的事。“等明年春上他们就要进镇读书,只怕是没什么时候学拳脚功夫。”

阮永氏伸手挠了挠额头。“把这事给忘了。”

“没关系啊,业守进镇读书,不是还有业成麽,再说,进镇读书是明年春上的事,眼下没什么事,让他们学点儿,总归是好的。”阮永氏想着,大儿子会点拳脚功夫,二儿子会读书,嘿,齐活勒!

“这倒是真的。”阮刘氏觉得不错。“行勒,那我先回去,跟明志娘说说这事。”

阮初秀赶紧松开了母亲的胳膊。“大伯娘,等会儿,不着急走啊,咱回去趟,把蜂蜜拿了,保不准过两天可就都让我给吃光啦。”说着,她侧头冲着母亲笑。“娘也一道啊。”

“你要是喜欢你就留着,我向来不爱吃甜甜腻腻的。”阮永氏笑着说了句。

阮刘氏接道。“我也不爱甜的,年轻点的倒是都喜欢这个,初秀啊,你别给太多,我就拿点回去给明志娘。”

“什么爱不爱啊,这蜂蜜泡水喝,不怎么甜。”阮初秀回到家,拿出两个巴掌大的小瓷瓶。“娘,大伯娘拿回去记得泡水喝啊,别搁着浪费了。”

阮刘氏打开盖子闻了闻。“真香。”

阮永氏回家后,把瓷瓶收了起来,想着,等过阵,闺女手里的蜂蜜吃完,再给她送过去,她都当姥姥的年岁了,用不着这玩意。

“明志娘,给你样好东西。”阮刘氏回家后,将瓷瓶拿了出来,没有明着说。“你肯定喜欢。”

阮于氏好奇的闻了闻,还没打开盖子呢,就能隐约闻着香香的蜂蜜味,她顿时笑的见眼不见牙。“娘,你哪来的?真香。”

“初秀给的,阿阳在山里掏来的。”阮刘氏对着阳光穿针引线。

“我就知道。”阮于氏喜滋滋握紧手里的瓷瓶。“初秀命真好。”

附近都没有养蜂人,山里的野蜂厉害着呢,没点本事还真掏不着,镇里也有蜂蜜买,可农家小户的,哪里舍得花这钱。

阮刘氏点着头。“可不是,她这汉子嫁得好啊,真跟捧在手心里似的。对了,阿阳要教家里的几个孩子学点拳脚功夫,强身健体什么的,你要不要送明志过去学学?”

“肯定去啊。”这等好事,阮于氏想都没想就应了。“娘,我去泡点蜂蜜水尝尝,你也喝杯吧,咱们一起喝。”香,香味勾得她口水直流。

阮刘氏见大儿媳这着急的样儿,笑着摇了摇头。

上午孩子们在曲家跟着曲阳学点拳脚,下午呢,在东厢听着胡大夫讲故事,孩子们都聚在曲家,大人们没事时,也会过来曲家坐坐,边做着胰子边说着话,曲阳倒是难得的热闹了起来。

进了十一月,很快就到了业浩成亲的日子,自两天前,整个阮家就开始忙碌起来,孩子们也顾不上练拳脚,听胡大夫讲故事,跑进跑出的跟着忙前忙后,家里的孩子都懂着呢,能做不少事。

一大家子齐心协力,待到了正日子里,这场婚事办得很是风光热闹。新郎官业浩这天,也格外的精神,黝黑的脸一直浮着暗暗的红晕,整个人从里到外透着股羞赧的喜庆味。

新娘子姓严,叫杏儿。肤色不白,是很健康的小麦色,整个人很显精神,个头不高,和业浩站在一起,还是挺相配的,有点儿夫妻相,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都憨憨实实的。

张罗完二弟的婚事,阮业兴就马不停蹄的跑到了镇里干活,阮业浩在家呆了三天,陪着媳妇回了趟娘家后,也跟着进了镇和大哥一起干着活。阮文善没进镇里接短工,他在旁边的地主家找了个活,活事不错,挺轻省,工钱也高。

阮业浩成亲这事,陈子善夫妻过来喝喜酒,阮刘氏得了个空,拉着闺女进侧屋,跟她嘀咕说了通话,出来后,阮如秀整个人越发的见春风。

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因为她从娘的嘴里听说,初秀说阮家几个孩子会读书,都是沾了子善的光,才通了这股灵气儿。这话她听着高兴啊,有点儿可惜的是,没有听到初秀亲嘴说出这话来。

到底还是承认了,不如她的吧!阮如秀美滋滋的想,心里狠狠的舒了口气。想着,得找个好时间,跟丈夫好好叨叨娘家的事。娘说的,要丈夫隔段时间就回趟阮家,指点下三个孩子的学业,这事一定要办成。

阮如秀如今很清楚一件事,娘家强,她在婆家才能站稳脚。尤其是她依旧还没怀上


状态提示:第59章--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