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言情总裁>重回下岗时代>404.骄傲的哥萨克
闻!

他不由看着老纪问:“这个刘万程先生,现在在哪里?”

老纪心里就笑了,心说刘万程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还真不是吹牛。他简直料事如神,仅仅几张图片,就把这位见多识广的古斯拉夫给钓到了,而且是紧紧咬着钩,不肯松口了。

他脸上故作平静说:“他带着家人去第聂伯河上的水电站了。他跟我说,过两天,想去黑海走走。”

古斯拉夫就问:“纪,你可不可以联系他,约个时间,我们见一下面?”

老纪说:“没问题。我在这里,你这么照顾我,我能给你帮上忙,也是我的荣幸。”

就拿出电话来,联系刘万程。

当然了,老纪和刘万程说中文,具体说了什么,古斯拉夫是一句也听不懂。

过一会儿,老纪挂了电话,对古斯拉夫抱歉地笑笑说:“刘老板说,他白天要陪着家人游玩,实在没有时间。你如果想见他,只能晚上。而且,他对这里不太了解,晚上不想出来。你如果有空,可以到他住着的办事处公寓里去见他。”

这马西奇可是堂堂世界知名公司,发动机技术堪称一流,跟洛马相比,也不遑多让。这刘万程一个小小中国制造企业的老板,竟然口气这么大,一点面子没给古斯拉夫,连老纪都觉得有些不妥了。

不料古斯拉夫并没有生气,立刻就对老纪说:“好的,你告诉他,晚上七点,我准时过去拜会他!”

老纪惴惴不安地回了办事处,就等着刘万程回来。

刘万程正带着大家在第聂伯河边上玩的忘乎所以,好像根本就没有拿古斯拉夫的拜访当一回事。

这里河水清澈,凉风习习,周围一片大自然的风光。这可比米国或者中国人为制造出来的景点强多了。大家就在河边钓鱼、野餐,欣赏这旷野的美丽风光。

下午的时候,大家又坐了船,到水坝对面的岛上去,观看哥萨克遗留下的城堡。

萨巴耶娃介绍说,这里就是著名的哥萨克的诞生地了。

十七世纪以前,这里是被波兰王国统治的地方。哥萨克源于突厥语,人口多来自于逃亡农奴、宗教难民、叛乱贵族和罪犯。他们不堪忍受贵族压迫,纷纷逃离庄园,来到扎波罗热谋生。

这里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且离当时波兰王国的统治中心极为遥远,波兰贵族们也无力管辖,拿他们没有办法。

哥萨克们在这个由波兰王国统治的边境地区,在人迹罕至,尚未开发的南乌这片肥美的大草原上耕作、渔猎,过上了自由、富足的生活,也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们。

在整个十六世纪,哥萨克这一群体在第聂伯河中下游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起来。

因为这里的第聂伯河中石滩错落分布,乌语中石滩就叫波罗热,扎波罗热意为石滩以南。

扎波罗热是第聂伯河许多支流的汇入口,多为茅草、芦苇、灌木丛生的沼泽与河漫滩。

再往南,就是他们所在的这个地方,河中央有大大小小的石头岛屿。

十七世纪中叶,哥萨克们利用这种地形,纷纷在石岛上建立圆木构筑的简单营地,抵御鞑靼和波兰人的入侵。

后来,波兰国王被迫承认了他们的存在,并收编了一部分哥萨克,在小霍尔提察岛上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要塞,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甚至有专门的炮塔,主要利用他们防御鞑靼的侵略。

从此,分散的哥萨克联合起来,成为了有组织的群体,此地的哥萨克也被称为扎波罗热哥萨克。

正是有了这些要塞和扎波罗热哥萨克,各地的哥萨克才被团结在一起。

自由而浪漫的哥萨克们并没有一味防御,他们勇敢战斗,主动出击,不断袭击和攻陷鞑靼人的城堡,甚至打到君士坦丁堡郊外,一把火烧了鞑靼人的港口。就是波兰人欺负他们,他们也毫不手软,打得他们狼狈逃窜!

通过不断地战斗,哥萨克们的民族使命感逐渐形成,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为乌克兰而战斗,为了保卫乌克兰的土地、人民和宗教信仰,从此逐渐成长成为一支让乌克兰永远骄傲,令世界胆寒的劲旅。


状态提示:404.骄傲的哥萨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