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盛世先忧>第114章养性
p>

萧秀听罢,无奈地看向一旁。班心将刚刚沏好的茶水递上,萧秀抬手接过,遂送到嘴边,摇着头,也不知是不是茶太烫的缘故。

“任何事都无法一蹴而就,何况是让人转性子这样的事,更不可能单单凭一两次的事情就能做到。酒需慢慢酿,除了粮、水、酒曲,步骤和时间也很重要。要酿出好酒,就需要统筹全局,不能分开来看。酒是如此,事是如此,人亦是如此。邓领卫不是说过,你有你的安乐,因此何必去操心他们二人的事呢?来,喝杯茶,暖暖身子。”班心对邓属说着,同时也递给他一杯茶。

邓属接过杯子,点点头道:“姑娘说的是,我确实有些渴了。”

“呵···本想着今日如此敏而好问,故而耐着性子说了许多,看来又是白费口舌!”萧秀冷笑一声,无奈地摇摇头说道。

只是他这么说完,气氛顿时尴尬起来。我遂接过话,说道:“怎会是白费口舌,我相信邓领卫仔细琢磨琢磨,便能明白。”

“邓领卫,你看他们二人,谁更难懂?”班心问正在喝茶的邓属道。

邓属喝完杯中茶,抬眼楞了一下,遂笑道:“我?嘿嘿···都难懂!”

“呵呵,邓领卫不必给我留颜面。我知自身行事常粗莽,远不如萧兄那般细致入微。所以还是我更好懂些,对吗?”我笑道。

萧秀没等邓属回答,便接过话道:“其实我只会花心思在零碎琐事上,远不如尚兄,站在高处,顺势利导。尚兄谋局,善于取势,若非爬上峰顶,难以观其全貌,我看世间没几人能懂。如果只会取眼前利,即便能事事获利,也未见得能取大势以全胜。这就如下棋,若只争一子之得失,而不抽身通观全局,往往很难取胜。故而高者取势,低者恋子,善胜不争,善阵不战。恋子者,人皆识之。取势者,隐其力,匿其行,弃小不救,无事自补,始以正合,终以奇胜,敌未投子,难察其所图。因此,还是尚兄更难懂些。”

一旁的班心听不下去了,只见他不耐烦地说道:“好了,二位打住!小先生该睡了,否则新莹回来又该怪我。对了,方才新莹差人传过话来,今夜不回来了,在那边过夜。”

“今日过后,尚兄要与饶阳公主正面相对了,想必很耗费精力。我等先退下了,尚兄好生歇息,养足精神!”萧秀关切地对我说着,随后他和邓属一同起身,行礼离开。

在班心命令的眼神下,我不敢多坐。待萧秀和邓属离开后,我便去榻上躺着。着实也有些困,很快我就睡着了。等再醒来,已是日上三竿,榻前马新莹正在擦着屏风。

“新莹,这么早啊!你去百合园,可见了石琼姑娘,他伤势如何?”我支撑着起身,跟马新莹打了声招呼,问起石琼。我虽睡了许久,可还是觉得疲乏无力,故而坐到榻沿上,缓了缓。

马新莹见我醒了,忙将我衣裳取过来,同时回我道:“他从小习武,恢复起来比旁人快多了,只是在那院中觉得憋闷而已。小先生,别管他了,你昨夜睡得可好?”

“睡得很好!”我笑着答道。马新莹遂来给我穿衣,我又问他道:“姑娘何时回来的?我知道百合园离此不近,何不歇息一下,那些洗擦的活儿给别人做也是一样的。”

“哎呀,没事,我闲不住的。”马新莹说罢,便跑去火盆上的铜洗中,取来手巾递给我,又说:“你自己擦擦,我去给你端吃食。”

我擦完脸,将手巾送到铜洗上。班心起身招呼屋外的仆人进来,将铜洗端走。他自己则走到窗前,打开窗。我觉得有些冷,便紧挨着火盆坐下,伸手在火盆上烤起来。我与班心,没有相视,只是无言。我没多说废话,估计他也懒得搭理我。

待到马新莹再回来,手中端着热气腾腾的吃食。他将吃食放到我身旁的案几上,我忙说:“姑娘辛苦了!”

“哎呀,你快吃,别凉了,跟我客气啥。”马新莹坐到一旁回我道,接着又好奇地问我:“小先生,你知道渤海王子大之萼吗?”

“大之萼?渤海储君,他怎么了?”我拿起勺子,问道。

马新莹答道:“他···好生俊朗,比郭公子还多几分英气。”

我差点没吐出口中的食物,匆忙咽下后,抬眼看到马新莹正犯花痴。不知为何,心中很不爽,于是冷冷地又问:“你见过他?”

“嗯···回来的时候,恰巧遇到他,听说是入长安纳贡的。他骑着马,气宇轩昂的,若不是衣裳不同,还以为是咱大唐人呢!从未见哪个番邦,有此等风度之人。”马新莹依旧赞不绝口。

这时,萧秀回来了。待萧秀坐下,我便问他:“萧兄,听说渤海王子大之萼入朝,可有此事?”

“确有其事,今日刚到长安。怎么了?”萧秀反问道。

我又问:“此人如何?”

“乃渤海储君,听闻有些手段。今次入朝纳贡,带了不少贡品。渤海那边传来的消息说,大之萼入朝是想谋求十年安邦之约。作为附属国,他愿意每年纳贡称臣,但不希望大唐在渤海驻军,也不希望大唐干涉渤海内部。说白了,就是希望在他谋取国主之位时,大唐不要插手阻挠。番邦小国,各怀心思,不足为奇。尚兄为何注意到他?”萧秀跟我说着自己了解的事情,同时反问我道。

我皱了皱眉头,再问道:“听说此人气度不凡?”

“小国王子,在自己国内养尊处优,心气难免高


状态提示:第114章养性--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