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古代养家日常>197.与有荣焉
。他很是纳闷,穆怀恩一生下来就是作为嫡子来教养,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那么同情庶子?

叶氏见穆子期和老叶氏似乎有话要说的样子,见穆子期的态度还是和先前一样不冷不热,心情顿时沉郁下来,又勉强说了几句闲话,接着说要去看看穆子期和穆圆圆,不一会儿就离开了。

穆子期见她走了,心里松了口气,左右看了下,见老叶氏身边只有一个小丫头侍候,忙问道:“阿奶,叶嬷嬷去哪了?今天我都没见过她。”叶嬷嬷是家里的老人,从小丫鬟起就一直伺候老叶氏,等她儿子长大娶妻生子就被放了身契出去,不过叶嬷嬷还是留在穆家干活。

穆家到底不是豪富之家,家里的下人只有不到十个,个个身兼数职。

“他孙子这两天身子有些不好,奶奶就放她回去照顾,等孩子病好再来。”老叶氏随口答道,又摩挲了下穆子期的脸。

穆子期让小丫头退下,直接和老叶氏开门见山:“阿奶,你说咱们宁安县会不会出什么乱子?这些日子我总觉得不好,你看邻省那里都已经开始出现逃荒了,咱们这里竟然也有这么多的流民。”宁安县不是交通要道,想南下或往西的流民很少会经过他们这里,没想到现在城门外围有这么多人,那说明受灾的范围已经很严重了。

“咱们是不是要早做准备?”见老叶氏沉默,穆子期继续问道。

“家里的米粮够吃两年,大郎不必担心,家里有准备。”老叶氏虽然不喜欢章姨娘,但不得不说,这位还是有点远见的,不用担心家里的用度,就是心思用不到正道去。

“可是……万一咱们要撤离呢?县里不一定安全。”穆子期最怕的是农民起义了,他现在属于地主这一阶级,太平盛世还好,到了乱世就是出头的椽子,乱民最喜欢的是他们这种有钱有粮、防护力量又没有多强的人家。

“奶奶活了四十多年,宁安县一直安安稳稳,现在快要开春了,等天气一好,那些流民就会慢慢返回家乡,大郎放心,怎么都不会饿着你。”老叶氏安慰他,觉得小脸上挂着忧愁的大孙子很是懂事,又不忍心他担心,自然百般安慰。

穆子期却不是很赞同,安宁县承平已久,向来发生的灾害不大,当地是鱼米之乡,连着几任县令都算是好官,在当地刮地皮不大厉害,因此百姓的生活还是不错的,但他总觉得这次不一样,他就是有个预感,偏偏他奶奶还不信。

算了,不管了,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打算来吧。就算最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也只不过损失一些钱财,和性命比起来,钱财并不算什么。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他除了上学念书,剩下的就是到街上打听消息,再慢慢的、一点点地准备食物、药品等物资,还变着花样朝老叶氏和叶氏要钱,为此她们还怀疑一下,只是接下来就是过年,她们要忙起来了,也就暂时没再多问。

难不成除了他之外还有其他穿越者?穆子期想得到更多的信息,却发现整个宁安县上下对短毛贼并不大了解,他唯一的信息来源还是来自几个行商的闲谈。

如今所处的社会还是比较落后的,对于外界的消息并不敏感,加上所谓的短毛贼离这里较远,现在大家讨论最多的还是河南、山西的旱灾。

“今年开春没下过几场雨,庄稼长得不好,七月又下了一场雨雹,地里的庄稼都给伤着了。咱们这里是鱼米之乡,要不是有旧年的陈粮垫着,估摸着早就饿死人。要是明年开春老天爷还干旱,指不定要出大乱子。”老叶氏和穆子期在前院的牛棚里嘀咕,“今年秋天的庄稼收成不好,朝廷没有免税,还按往年收税,我看已经有人拖家带口去逃荒了。”

此时已是冬天,天上下着小雪,尽管天气寒冷,但大家的心情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最怕的是不下雪,瑞雪兆丰年的道理谁都懂。当然,心情好是指家中炭火充足、取暖工具足够的时候。

穆子期正在牛棚里给他要来的毛驴喂干草,眼前这头驴毛发黑得发亮,眼睛炯炯有神,体型比一般的毛驴要大。...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状态提示:197.与有荣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