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第123章 万国衣冠拜冕旒
波助澜,士子联名,礼部和吏部会摆脱干系?”

“即便如此又如何?”温钰也有了脾气“万事打不过天理,折辱臣子岂是皇家风范?”

“得得,本郎君心中有数,两位郎君静观便是,温大郎,漕运沟渠可得费心,韦二郎也有盐铁论,这可不能说说就完了的?事有始终,汝等全力操持这为国为民的大事即可,至于某,知道某的策论题目是什么吗?”

两位郎君摇头,他们一直追问过,却被敷衍而过,现在独孤心慈却主动提出,自是大感兴趣。

“封建论,某的策论是封建论”

“封建论?”此刻回府的独孤郡王也楞到。

“王爷回府啦?今日可曾被烦死?”

“烦死本王了,汝好承继辽阳郡王?”独孤贞没好气,但看样子精神还好。

“嘿嘿,一个辽阳郡王有啥宝贝的?”

“见过王爷”韦二郎羡慕的看着这对奇葩父子,和温大郎一起见礼。

“刚才说道什么封建论?”

“封建论就是封建论呗”独孤心慈也不理睬了。“此时乃正午,怎下值了?”

“某休沐半日需汝批复?两位郎君今日且在府内歇息,明日一同参与冬至日大朝会”独孤郡王懒得理会独孤心慈。

“只怕明日大朝会会起波澜”温钰郎君介绍了今日所闻。

“联名上书?”独孤郡王也愕然。

“要死还拉几个垫背的”独孤心慈恶言。

“此事不可小觑,某等明日当为天星大术师请命,还其公道”韦二郎慷慨激昂。

“此乃辽阳郡王府之事,两位郎君好意心领”独孤郡王肃容。

“是极,整个燕唐朝廷均弹劾辽阳郡王府,这才显得某等父子弱小呗,若有外援,岂不是削弱悲壮色彩?”独孤心慈笑道。

独孤郡王无语,两位郎君失言。

“明日可是大朝会,有什么讲究?”独孤心慈又问道。

大朝,指每逢岁朝廷所举行的“大朝会”,即百官朝见天子。大朝会始于西周,盛于汉晋,历代承袭不衰。

“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因诸侯、百官朝见天子的时辰是早晨,故曰“朝”。又因天子接见诸侯百官的政治目的就是“图天下之事”,询问地方的治理情况,谓之“图考绩”。在周朝,诸侯朝见天子亦称“述职”。文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燕唐上朝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朔望朝参。即每月的初一、十五。其日殿上设黼扆、蹑席、熏炉、香案,依时刻陈列仪仗,“御史大夫领属官至殿西庑,从官朱衣传呼,促百官就班”。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群官按品级于殿庭就位,圣人始出就御座,群官在典仪唱赞下行再拜之礼。

其次是常参。按制度“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每日朝参就是常参,一般不用摆列仪仗,也无大排场,是真正的行政日。参加者称常参官,人数少而级别高,均是五品以上职事要重者,诸如中书门下相公,或赐“同三品”、“平章事”、“参知政事”等衔官员。中书舍人和六部堂官因事涉及,经相公同意,亦可参加朝会。。

最后是元日和冬至日举办的大朝会,最隆重,需要有“大陈设”,展宫悬鼓吹,陈车辂舆辇,到时皇帝“服衮冕(冬至服通天冠绛纱袍),御舆以出,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仪”,接受群臣客使朝参礼贺。其日有“皇太子献寿,次上公献寿,次中书令奏诸州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尚书奏诸州贡献,礼部尚书奏诸蕃贡献,太史令奏云物,侍中奏礼毕,然后中书令又与供奉官献寿,时殿上皆呼万岁”。朝会参加者最多,有王公诸亲、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地方上奏的朝集使、周隋后裔介公部公,蕃国客使等,朝贺结束后并有宴会。

独孤王爷介绍完感叹“太宗有诗云:??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温钰郎君向往。

“九天阖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三郎一诗足以传千世”韦二郎也叹道。

“明日怕有一半京都人聚集皇城宫城朱雀大街”独孤心慈也哀叹“如此人众,正是行商之际,需马上告知吴七郎和王五郎”

“竖子,如何常思商贾之事?”独孤王爷喝道。

“无商贾,某等晚上可喝雨露乎?”独孤心慈理直气壮。

“温大郎可曾去龙渠,浐灞二河查探,韦二郎的盐铁论某也有一二心得,来,某等细细谋划”独孤王爷不理,拉着温韦二位郎君到书房。

独孤心慈遣人去通知吴七郎与王五郎,今日备足货源,明日赚他个盆钵俱满。

独孤贞郡王和温韦两位郎君在书房相谈甚欢,独孤心慈在午后的冬日暖阳里睡得口涎四溢,两父子浑然不觉来日也许是两人的受难日。

晚宴上,独孤贞与两位郎君仍然兴奋的比划,独孤心慈来了一句“申王今日倒未见踪迹?”

三人讪笑不理,独孤心慈掀起袍袖和几位护卫划拳拼酒。

次日五更三刻,街鼓


状态提示:第123章 万国衣冠拜冕旒--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