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第434章 乾效于天坤法地
经》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是先有太极之理,后产生的先天八卦符号。因此太极图和八卦同出伏羲之手,史称“伏羲先天八卦图”。

太极八卦图,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圆圈,里外是一样的,形同虚设,但伏羲给出了一个概念后,就变成了真正的界线。开始的时候圈内是混然一体,不分黑白以及中间那条线,人为的将这个概念表现为三种形式,白的为阳,黑的为阴,那条线是黑白统一体,最终归属黑白。合在一起的长爻为阳(代表白的),断开为两截的为阴(代表黑的)。中间那条区线,当所处位置处画一条东西向的水平线,黑白哪部分多,这条曲线在那个位置就属于那个多的部分。

阴阳二爻产生后,开始进行组合,得四象,但是是混沌的,不能解析所有事物,再组合一次,得八卦,每一卦都有三爻,表现为三种形式,正好遵守了规律。这就是太极八卦的来源。

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

《周易·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称为天地定位;震巽两卦对峙,称为雷风相薄;艮兑两卦相对,称为山泽通气;坎离两卦相对,称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峙。

“先天八卦有三个周期,汝等皆懂,某就不赘述了,再说说后天八卦”独孤心慈说的口干舌燥,再饮饮口茶,下面听懂的若有所悟,没听懂的亦大感有趣。

后天八卦是由先天八卦演变出来。后天八卦图与先天八卦图不同。后天八卦亦名“文王八卦”,为周朝的圣君周文王所绘,这是属于后天事象的八卦,以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

后天八卦图四正位。阳先举,阴后交。南北,乾卦在上,坤卦在下,相互交合,遂成离在上坎在下。乾位变成离卦,坤位变成坎卦。变成离南坎北。东西,坎卦在上,离卦在下,相互交合,遂成兑在上震在下。坎位变成兑卦,离位变成震卦。变成震东兑西。

“后天八卦与先天八卦有什么不同呢?司马老神仙,不能让某唱独角戏啊?汝亦来解说一下呗?”独孤心慈想偷懒了,虽享受众人崇敬的目光,可这亦是为自己吸引仇恨啊?这么多道长在场光自己一人叨咕叨咕的,他们的弟子还以为自己的师尊不懂呢?

“那远东侯先歇息片刻,某来说说心得,与远东侯印证一二”司马老神仙思忖一下就捋须笑道。

“八卦与河洛双图相应,?先天八卦表现的是空间物象,天地定位。而后天八卦的循环过程体现了四季的变化和万物生长的过程,也表明后天八卦与四时节气的密切关系。先天八卦图表现为阴阳消长合壁,自然天为,生生不息,为先天炁图。后天八卦图表现为五行相生,变易展之道,为后天炁图。与河图之东木南火西金北水五行顺生一致。”

司马承祯老神仙说道亦是浅显易懂。

“后天八卦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

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三百六十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四十五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

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

司马老神仙想想,却问独孤心慈“某对中天八卦倒只有耳闻,却不知其实,远东侯可愿为某解惑?”

“解惑谈不上,某亦只知其义,至于是真是伪倒未深究”独孤心慈谦虚说道。

司马老神仙点头“这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某倒与远东侯见解仿佛,至于中天八卦么?还请远东侯说来某等共同参详。”

“先某亦认为中天八卦是外行杜撰出来的,世上只有先天与后天没有中天,比如先天为婴儿未离母体之前,后天为婴儿出离母体之后,何来中天一说?”独孤心慈笑道。

下面众道长面面相觑,汝说没中天,那怎么讲下去啊?

独孤心慈笑笑继续解释:

中天八卦的中天说法,隐在于《说卦传》的“帝出乎震”,中天太极确定中天震位

“帝出乎震”是谈后天八卦太极点及后天震位,隐示着“帝藏乎震”,意味着中天震位在北辰、在北方。

“帝”或“帝星”就是北辰太一,即北极星、紫微星:《淮南子·天文训》云:“紫宫者,太一之居”。东汉大儒郑玄注释《周礼》曰:“昊天上帝,又名太一”。郑玄注释《易纬·乾凿度》曰:“太一者,北辰神名也”。《史记·天官书》云:“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中天八卦的次序亦存在于《周易·说卦传》,“易逆数也”的表现:“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悦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就是逆言:“知来者逆”),它的顺序:“数往者顺”,换而言之两两相错,《周易·说卦传》,还有言:雷九坤二逆数行,隐然独立有一存,大有故虚形,可名太一神。太一历终始,随时易微宏。坤后即太一,雷前居帝神


状态提示:第434章 乾效于天坤法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