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三百二十三章 郢州(中)
的夹击。

另一条由江陵出,经长林(后世的荆门)、宜城或南漳,到达襄阳城下。这一路基本上是旱地,只有到了宜城,才能与水师汇合,所以前期无法借助水师的力量。

而最重要的一个线路,就是从鄂州和汉阳沿汉水溯流而上,经过复州、郢州、再到宜城,最后是襄阳。这也是过去宋军解围襄阳时所走的主要线路,因为只有这条线路才能充分挥宋军的水师长处。

某人曾经当着荆湖都督府众人的面说过:“要在荆襄地区打掉北兵的骄横之气。”张世杰是绝对能够领会这句话背后含义的。

事实上,宋军无论走哪条线路,都不能回避和对方在旱地上对决,而一旦旱地上失利,襄阳又在对方的手中,即便水师能冲到襄阳城下,也不可能站住脚。

就算没有军情司这些年的线报,张世杰其实原本也很清楚,北元在襄樊地区的水师并非没有一点实力。

当年南宋一次又一次前去解围失败,其后果之一,就是遗留给了对方大量的战船,使得北元围困襄樊的水师,实力不断增强。到了后来,不仅是张世杰守郢州时,也开始需要在水下下桩,以拦阻对方的战船沿汉水而下。就是伯颜渡江所搭的浮桥,用的也全是缴获的宋军战船。

所以,在张世杰的全盘计划当中,宋军在实施夺取襄樊行动之前,先期就要确保水上的优势。为此他放开了水师的手脚,任他们在湘汉的水面上自由行动。其所给的指令,就着重强调了一点:“清剿湘汉的水面,消灭北兵的水师,尽力使他们不能成为以后宋军进军襄樊时的威胁。”

刘尚武率部分水师随文天祥入川之后,根据陛下的诏令,其余留在荆襄地区的战船,由霍公明和尤宗祖统带,暂且归为张世杰统一指挥。

霍公明和尤宗祖这两个海贼,本来就不是什么闲得住的人,接到张世杰的这个指令,立刻就指挥宋军水师大举出动。

这个时候的宋军水师,因为越来越偏重于内河、内湖的作战,对战船的灵活性要求更高,换句话讲也就是需要更多吃水较浅的轻型船只,以便进入更深远的内地。因此在编制上,就再次压缩了大型炮船和中型炮船的数量,改装了更多的轻型炮船。所以在战船的总数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显得更多。

而北元的鄂州水师,有相当一部分是跟着刘深参与当年海战的,心中早已丧胆。结果双方在湘汉水面上的争夺,几乎就是一面倒。

但张世杰丝毫不为此所动,因为他很明白,掌握了水上只是利于宋军以后的行动,北元在襄樊的军力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削弱。如果能让他来选择,他更愿意在这过程中打击的是北元的步军。

尽管很有信心,张世杰其实已经预见到,这场围绕襄樊新的争夺,恐怕不会是一个短期的过程。

景炎十六年的下半年,当张世杰返回鄂州之后,左大、叶秀荣、章文秀、徐汝安等一干江淮军将领,很快就按计划各自领军扑向了既定的目标。而张世杰本人,则带着张世虎的骑军和方遇龙所部,在部分水师的配合下,沿着汉水一路向上,向襄樊步步逼近。

他知道,无论是自己、还是玉昔帖木儿都在寻找着一个时机,而只要自己拿下了郢州,这个时机就将出现。自此,围绕襄樊的攻防才算真正开始。

而他自己,也只有在此之后,才能肃清襄樊的外围,然后集中全力攻击襄樊。这对他和玉昔帖木儿来说,根本就是避无可避。

/book_1156/31136482.l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三章 郢州(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