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三国之中山崛起>第199章 针锋相对
去冒险,请主公成全。”

文丑撩衣襟跪倒:“请主公采纳末将之议。”

众将齐齐拜倒:“请主公采纳二将军之议。”

刘稚叹口气:“想当年我与大哥二哥率领几百人到处闹事,现在有几十万兵马,却不能随意了。”

郭嘉笑道:“主公,此一时彼一时。主公一人事关数百万人的福祉,主公,请您纳谏。”

刘稚只能点头。

臣民规劝或批评君王,叫作“谏”。君王接受规劝或批评,叫作“纳谏”。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即位时,由于战乱,社会经济凋敝不堪。在唐太宗即位后的不长时间内,社会经济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国家逐步强盛的局面,使贞观时期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盛世”。唐太宗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政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贞观前期和中期善于纳谏。

唐太宗曾说过。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后来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懂得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务,我怎么能都懂得?唐太宗告诫下属:“君有违失,臣须直言。”并且也确实采纳了不少正确的劝谏。

可以这样说:纳谏,是一位君王是否英明的昭示牌。

同样也有纳谏纳出问题的,比如说建文帝,建文帝继位后,一改朱元璋霸道强硬的执政方式,努力打造宽和的政治风气。有些大臣的建议简直是胡说八道了,但建文帝仍然不生气。

监察御史尹昌隆堪称谏臣楷模,说话无比难听,可建文帝还是护着他。尹昌隆却标新立异地向朝廷提出了自己的“高见”,让建文帝让位给朱棣,自己退位去做个藩王,结果建文帝虽然没有纳谏,却也没有治罪尹昌隆,尹昌隆最后第一个成为明成祖的狗腿子,将建文帝彻底出卖。

纳谏也是门深奥的学问,什么能纳什么不能纳,极为考验郡王得能力,所以,想当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不是件容易事。

现在众将不允许刘稚冒险,虽然刘稚有充分把握此去无险,但是也需要纳谏,否则,会伤了众将的一份真心。

“报!”一名小校满身大汗的跑进来,单腿点地向刘稚道:“启禀大将军,联军城外筑土为城。”

刘稚这里开会议事,外面联军的进攻一点没停止。

刘稚得报,立即带领众将登城,高览满身血迹的迎上:“主公请看。”

刘稚纵目观望,可不是吗?城外联军开始堆土为城,面对虎牢关的方向,堆出十几个土堆。

高览道:“主公,联军若堆土成功,就可以顺利往城中射火箭,引发城中大火,我们不能让他堆成,末将请求出战。”

刘稚道:“联军巴不得我们出战,城外作战联军数倍于我,为了几座土堆伤我士兵性命不值得。”

高览急道:“主公,土城建成居高临下向城中射箭,我军会死伤更重。”

刘稚一指抛石机:“它们是吃干饭看热闹的?你不会用抛石机吗?”

高览扭头看一眼抛石机,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主公,末将有些急躁了。”

刘稚拍拍高览肩膀:“打仗是一门学问,首先第一点:主将不能急躁,急中出错,你学不会沉稳,什么时候能独当一面?”

高览挠头嘿嘿笑。

刘稚道:“集中抛石机猛轰,集中弩机射击,不是要你毁土堆,是让你伤人,这样的活靶子少有机会,联军主动送上门来,就不要客气。”

“诺。”高览兴致勃勃的去准备。

这个时候可没有挖掘机推土机这些工具,掘土筑城全凭人力密集劳作,这就给抛石机好机会,只要抛过去就会打倒一片。

高览调集抛石机砸过去,顿时,联军堆土之处成了人间炼狱,联军士兵呐喊一声四散奔逃,再也没人敢过去堆土。气的袁绍大吼一声:“吕公车何在?”


状态提示:第199章 针锋相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