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终水浒>第八章 双枪将董平
之间互有呼应,董平虽然勇武绝伦,此刻也不能突出,只得血战阵中之兵。

无一时,吴兵已被董平杀死近百人,董平自身也是疲惫不已,转身看时,张清索超都已经受伤不轻。董平心中暗道:不能再于此地拖沓了,得想个办法尽早破阵,否则迟早要困死阵中。

思量片刻,董平望见刘赟中军一名掌旗官以五色旗指挥阵中兵马往来变动,便已有计,暗自取弓搭箭,却朝三名掌灯校尉连发三箭射去,三人大惊,急举着灯盏跳下马躲避,所幸灯火无一熄灭。

刘赟惊恐道:“敌将有谋,刀盾手快上前保护灯盏!”阵势正变动间,不想董平却是暗存了心思,趁刘赟转移目标时,连珠双箭射向中军掌旗官,一箭把那员将射下马,一箭恰巧把旗杆射断,大旗轰然而倒。

此时正是五更时分,天尚未全亮,刘赟大惊,忙令人更换旗帜,然而吴军太乙之阵指挥不通已乱,董平大喝一声,奋平生之威,策马猛冲向中军,片刻即打破此处太乙三才阵,一直杀到阵中心刘赟处。

董平见取胜在望,顿时狂笑道:“刘赟休走,今日且来领死!”随即挺双枪直取刘赟,护卫偏将及军士上前抵挡,被董平大杀一阵,将数十人挑于马下。

刘赟见董平来的迅猛,只得上前死战,无奈左手受伤,无力使枪,只得右手持剑迎住董平,两将战到十余合,董平以左手枪逼开刘赟手中剑,右手枪猛然刺向其头部,刘赟心一沉,猛一弯腰,伏在马鞍上,躲过了这致命一枪,又战几合,刘赟终究是挡不住董平,只得回马而走。

刘赟这一逃顿时牵动了此处阵势,银甲卫又被董平杀得丧胆,虽然有数千人之众,此时只得随刘赟往城内逃。董平正欲追击,只见后方大军数万赶来,原来卢俊义闻小校报知董平三将独自出营,便领大军前来救援,此时见三将皆无大碍,略微松口气。

朱武看了城下战况,却道:“卢员外,此时敌军新败正欲入城,正是上好战机,我等当驱大军齐上抢城,留呼延灼一军为接应,或能一战而取苏州!”

卢俊义闻之大喜,留呼延灼一军为接应人马埋伏在山间,自令众将上前攻城。此时吴军前队刚入得城,后方董平单骑追来,身后却是数万大军,声势浩大。

刘赟听得喊杀声,回头一看,顿时冷笑道:“贼人果然有计,如今速取金节徐方两军前来,或许能破敌之势。”于是遣人去了,这边董平已杀到吴军后队,士卒皆已溃散,哪里还有战心,顿时被董平持双枪游龙般冲突,杀得尽数坠入护城河中去,有词《忆江南》赞曰:

东平出勇将,中原皆闻名,英雄之名传河北,fēng_liú当属万户侯,临阵必夺头筹功,双枪纵横无敌手,将军百战为红颜,提携玉龙为谁死?古来征战几人回,乱世当遂凌云志,纵使铁骑千层,万马怎当董一撞?

卢俊义领军已杀至城下,与董平等会合,吴军尚有一半在外,卢俊义急令大军进攻城门,苏州眼看就要拿下,忽两边山上两万余军马杀下,直把梁山军切成两截,城上也是弓弩雨点般射下,刘赟看形势紧急,也不顾后面军马,直接下令关闭城门,顿时把两千吴军关在城外,吴军士卒哭喊连天,城上守军只是不理,身后之敌已然杀到,吴军见状只得纷纷投降。

卢俊义率兵战到申时,因自家军马中伏大乱,胜不得此处吴军,又兼未带攻城器械,当不得城上滚木礌石,只得下令且退兵,往无锡县休整,金节徐方穷追不舍,忽然侧翼里冲出一路军马,为首一将勇不可挡,挥舞钢鞭打死吴军偏将十余员,正是梁山五虎将天威星双鞭呼延灼。

金节看了大怒,挺大刀上前抵挡,战到三十余合,料敌不过,只得退回军中,呼延灼会合了卢俊义,于是卢俊义亲自殿后,众将率兵撤往无锡,刘赟令金节徐方不必追袭,收兵回城即可。

刘赟回到城中,先与方貌报告了今日战况,自感叹道:“我看今日这一战,董平之勇武,不在汉末赵子龙之下也。”

方貌道:“将军不必担忧,贼将有勇无谋,我等坚守城池,再请杭州发援兵便是。”

于是安排下去,一面令众将守城,一面派人往杭州去求援。夜间,卢俊义召集众将,谓董平道:“董平兄弟今日虽是擅自出战,却大破敌精兵数千,挫敌锐气,暂且功过相抵,不计今日违反军令之过。”

董平略有不满,口上却道:“吾视吴军如同草芥,以此等弱兵,怎挡得我军百战之师?明日全军齐出定能生擒方貌!”

众将多有附合,朱武却道:“不可,如今苏州敌军兵马不下六万人,又有名将刘赟守把,祖士远为参谋,兼之城池坚固,附近水域广阔,我军水师偏弱,又是偏师,不如把城池围住,只不强攻,待城中粮草尽时敌军必乱,届时可用良策取城。”

卢俊义正决议不下,忽闻戴宗从扬州宋江军中前来,忙令请入营中,设宴待之,席间,卢俊义提起扬州战局,戴宗道:“我军已经打下扬州,现在传来公明哥哥将令,苏州之军不必与敌正面决战,围住城池即可,我军主力将攻杭州,卢员外一军务必拖住苏州吴军,勿使其增援,哥哥恐你军缺乏攻城器械,此次特令我带三十余门火炮及火器军五千前来相助。”

卢俊义大喜,亲自把酒杯倒满以敬戴宗道:“戴院长请转告公明大哥,我等一定守住苏州敌军,不必担心。”戴宗笑道:“这个


状态提示:第八章 双枪将董平--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