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淘气的妮子。再加上今儿个这小丫头说话做事有点不一样,她也有些怕有啥门道,只好顺着她。

拿围裙擦擦她的眼泪,“中,婶子就看你这么心疼你奶的份上,也要跑这一趟!严老师呀,当年没白捡你回来拉扯到这么大!”

说完回到院子里,拿了一条小板凳和一杯水出来,安顿好严晓竹才往村委会走去。

严晓竹坐好,“咕噜咕噜”一口气把水喝完了,才觉得心口缓过气来。想想刚刚杨婶的话,不禁叹口气。不错,套句《红灯记》里的台词,“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自己是严奶奶收养的孩子。

这件事不仅村里人知道,严晓竹也从小就清楚。因为她亲生父母还健在,就在一河之隔的邻村大严村。那户人家姓李,生母姓秦,是山下村子里的。

严晓竹天生命薄,没有父母亲人缘。她出生在1983年,是当地抓计划生育最严的年份。那对重男轻女的父母一看生下来的老二又是一个丫头片子,为了以后能生一个儿子,避免再交高额罚款,狠心就把二丫头扔到了山里。

严奶奶听说了,带着女儿严秋云不辞辛劳翻了几座山头把这个弃婴捡了回来,寄名在早逝的大儿子名下,取名严晓竹,靠着米汤、麦乳精养活了下来。

至于李家,一年多后又生了一个女儿,这次他们不知为什么没再扔掉,养在了自己身边。又过了几年,才总算生下来了儿子。所以,严晓竹除了亲生父母,还有一个大四岁的亲姐姐,一个小一岁半的亲妹妹和一个小三岁的亲弟弟。但真正是她亲人和依靠的是没啥血缘关系却把她拉扯大的严奶奶。

严晓竹说不恨是假的,可严奶奶对她不薄,她也是个认命的,早早就接受了这一现实,也从未幻想过要去相认。那对父母自然也只当没生过这个丫头。

但严晓竹对那三个姐弟并不陌生。因为大严村和小严村离得并不远,中间只隔着几亩菜地和一条严陵河。不仅在官方行政上是一个村,对外统称严家村,而且村里唯一的学校就在严晓竹家隔壁,民办教师就是严奶奶一个人。从小被严奶奶带着在学校长大的严晓竹不可避免地接触过那三姐弟。

只是在九岁这年,严奶奶去世后,严晓竹被严姑姑带到了平阳市。没在城里住几天,就因为姑姑出车祸住院被严姑父送到了邻省福利院,从此再没回来过青牛山,自然也没再见过李家人。

严晓竹在福利院长大到十五、六岁,初中一毕业,就去了沿海省份打工。后来结婚年龄刚到就嫁给当地一个“拆”二代,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虽然生活中仍有各种磕磕碰碰,但总算逐渐安稳下来。严晓竹以为老天爷总算开眼,让自己过上了安心的家庭生活。可惜好景不常,厄运再次降临——丈夫出轨、疼若心肝刚三岁的儿子被人贩子拐卖……

从此,那个小家彻底毁了,夫妻打骂不休,很快离了婚,严晓竹走上了独自寻子的艰辛道路。一个年轻无学历无技术、长得又不错的女人,想要在社会上谋生存,想要有积蓄人脉寻找儿子,她不可避免的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品味过人性的阴暗冷酷,经历过人前风光人后辛酸的处境……


状态提示:1.重回九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