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我成了一条锦鲤>第0362章 入围蒙特利尔(贺三星臥槽盟主)
还有日薄西山的传统纸媒倾力参与等等吧。”

季铭翻了翻:“哎呀,要知道我就自己写一篇了,正好我要写论文。”

“写呀,主演本人的文章肯定更有价值。”任导一乐:“哦你是要论文了,你现在是sān jí演员对吧?以《末代皇帝》这个影响力,称得上重大社会影响力了,提职称可以优先考虑。明天就得上二级了?”

“得看您啊。”

任鸣肯定能够对职称评定有话语权的。

“哈哈哈,放心,这个力我肯定出。”

他当然要出,公演以来,任鸣简直是喜出望外,当初重排《末代皇帝》,因为是他上任院长的第一个任务,其实没有遇到什么反对,可是院里人的态度,他心知肚明,尤其是《末代皇帝》的整体风格,还不完全是人艺那种审美很多人说他上台就要搞革命。

不是没有压力的。

但一切压力,在这个时候,都已经如风散去,留下的只有“还是任院长水平高,gāo zhān远瞩,高屋建瓴,高的不得了”。

在院里那是稳稳的了。

就凭这个,他都得给第一功臣季铭表功,而且绝不只是职称这码事,即便他不是人艺的演员。

不过这个他不会跟季铭说。

……

从沪上大剧院转战东方文化中心的时候,季铭获得了一天假期。

他去金煋歌舞团看了一场表演,本来宋怡也想去,但是因为别人都不去,想睡觉。所以季铭就不让她去,哈哈哈。

“反正咱俩不能一起走,我不能对不起我女朋友。”

宋怡给他气的,什么玩意啊。

金煋歌舞团确实是活的相当好的一个现代舞团了,能够有自己的保底作品,比如《海上探戈》等等,也能不断地推出新的舞蹈来,有这么多源源不断的观众,买这么贵的票。

因为来的比较突然,所以就随便买了一场进去看。

季铭其实为《挣脱》来探探底,《挣扎》里头一定有大量的舞蹈的编舞和表演,编舞这块,季铭自己肯定没法弄。要么就是找北舞、军艺、歌舞团的老师来帮忙,但因为最早他对那支《挣扎》舞蹈的灵感,来自于金煋的《半梦》,他还是想先看看,金煋是不是合适,以及能不能请得到这位中国现代舞拓荒人。

当然今天他是见不到本人的,人家也不在呢。

就看看,看看水平,看看成色。

……

在沪上巡演的最后一场结束之前,剧组即将移师金陵的时候,季铭抽时间跟《申江服务导报》做了个专访过去这一个星期,《申江》可以说是出尽百宝为《末代皇帝》做宣传了,简直是一副燃烧自己,点亮季铭的样子。

可啪。

不仅仅把大排长龙的人群照片放在头版上,还遍邀包括马老先生在内的若干沪上话剧名宿,为《末代皇帝》和季铭敲锣打鼓,各种溢美之词不要钱似的。甚至还临时开通了一个剧迷来信环节,说他们对《末代皇帝》的观后感。

当《申江》说想给季铭做一期专访的时候,他只是略微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下来。

结果一见面,懵了。

“您是说,这个专访,是贵报最后一期了?”

怎么做个专访,还给人做倒闭了呢。

“哈哈是,这事儿其实很早以前就定了,现在纸媒不好搞嘛,然后集团也是要集中资源,一方面往新媒体,澎湃网他们那边走,另一方面就向《解放日报》采编团队走。”记者是个五十多的大姐,一头卷曲的红褐色头发,跟一般的沪上大姨没什么区别,说起停刊也并没有太多感慨:“其实早晚的事情,卖不出去了,不得停么。说起来,倒是这几天卖的最多了,多亏了你的戏。”

“啊?这样么?”

“是啊,老长时间没有报刊亭给我们打电话说卖光了,还有没有了,我们主编都说感谢你,让我们结束的时候面上有光啦。”

季铭是真不知道说什么了。

《申江》《精品购物》《假日100》,这些生活期刊,他已经不太有印象了,可能再上一辈的人记得比较清楚。

“所以啊,我们就想最后一期做一个你的专访,就结束了。联系的也比较匆忙,谢谢你愿意帮忙啊。”

“不敢不敢,感谢你们支持。”

季铭就在这个浮浮沉沉的情绪里头,开始接受采访,从问题里头也能看出来,什么叫落后于时代,好些关于沪上的问题,好些季铭都没接触过的问题,比如“你来沪上的机会不太多吧,每次来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感觉?”

妈呀,沪上发展是快,但一年一个大变样的日子,那也真过去很久了。

采访倒是非常顺利,没有任何敏感的问题,很善解人意。

等季铭离开沪上,前往金陵开演的时候,这一头《申江服务导报》出刊,然后同时也有“休刊声明”,在怀旧情绪加成下,这份曾经风靡一时的期刊,迎来最后的绽放。一言难尽的封面上,是季铭的坐像,在窄窄的一块区域里,显得有点儿复古。

“《末代皇帝》沪上受热捧,季铭谈幕后的故事”的封面词也永远定格在历史里。

对很多老读者来说,好似这刚刚离开的话剧,都一下子成了记忆里的经典了。

金陵、杭城、长安……火头一旦点起来,燎原之势就不可阻挡了。

演到哪儿,红到哪儿。

通过当地的媒体、lùn tán,口口相传甚至季铭还收到林冉的一个录音。

是林


状态提示:第0362章 入围蒙特利尔(贺三星臥槽盟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