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明帝>第二十卷:变法自强之第八章:清狱严打 三
怕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再回北京。

三日后,熊汝霖拿到吏部的公文,前往江南任职宁波知府,而原本摸透了与之打交道的索尼。接手与索尼联系的人却变成了黄鼎臣。

索尼暗恨明人狡猾的同时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重复了大半年做地事情,全方位的了解黄鼎臣这位新科榜眼。

就在朝廷与后金关系转恶的时候,由朱影龙亲笔诏书,下诏全国各府州县用三个月之半年的时间,从重打击地方上的恶势力,其中也包括那些打家劫舍所谓的绿林好汉,套用自己原来那个时空的名词,称之为“严打”!

紧跟着是下诏让刑部清理全国各府州县的监狱,没有确凿证据的在押犯人全部无罪释放。同时下诏修订新的《大明律》,并且更名为《大明帝国宪法》,确定《大明帝国宪法》为大明朝根本**,同时根据国家地发展,制定了每五年修订一次的制度,并将《大明帝国宪法》列入科举辅考之列,也就是说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即便是通过了进士科的考试,如果没有通过《大明帝国宪法》的考试,那么只能取得进士的身份。但并不能外方为官。

再就是一个震动大明官场的大事,大明朝的小吏也需要持证上岗了,现有的各府州县以及各级衙门,凡是属于吏这一类的人。都必须在五年内获得朝廷颁发地为吏资格证书,没有经过培训学习的小吏将不能被各级衙门聘请录用,废除了官员可以随意聘请小吏的权力,改由朝廷统一调配。但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五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吏地升迁和变动同样需要吏部的行文,而吏的待遇也将逐渐转变为朝廷承担。将吏与官员的利益完全脱钩。但吏若是要为官还有一定地困难。毕竟这是两个悬殊的阶级,若是吏也可为官。那那么多读书人还去读科举干什么?

在这方面,朱影龙还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拉平。

为了防止底下的官员利用朝廷“严打”为祸地方,朱影龙一口气排出去数百观风使下放全国,同时严格控制“严打”地力度和时间,同时加大对严打期间抓起来地人犯审核力度,一旦发现事实与下面官员上报不符地,追究下面官员的责任,致使下面官员不敢玩忽职守恨草菅人命。

打击贪官,打击恶霸,打击不服朝廷管制地刁民,这都是“严打”要做的。

清理出来的监狱供严打期间犯事被抓起来的新犯人,身强力壮的,根据各人的情况,有的去修路,有的被送到开辟的荒地劳动改造,发现有特殊才能的被朝廷特殊部门吸纳,签下卖身契换取一定的自由,替朝廷做事,倒也着实发现了不少人才,各行各业都有。

朝鲜已经亡国,虽然国内还有些抵抗,济州岛也等于落入大明的手中,朝鲜王室辗转从海上来到北京,就住在了那个被斩首的若丰城侯的府邸,朱影龙也抽空接见了朝鲜王室成员,看他们痛哭流涕,卑躬屈膝的模样,既同情他们,又恨他们无用,然后变相的将他们软禁在北京,直到朝鲜变成了大明的国土,若干年后才有幸回到故土,早已物是人非了。

五万匹上等战马,皇太极心疼的滴血,朱影龙终于同意了重开马场,但条件是五万匹上等战马,而且数种物品价格都开的很高,大明的商人狠狠的赚了一比之外,朝廷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自始至终,朱影龙都没有提要回毛文龙以及一干叛将之事,这让皇太极松了一口气之后,却变得更加担忧,明廷所做的一切都是再不断的增强自己的实力,然后不断的削弱自己,他已经意识到了,明朝的皇帝不是他想像中的黄口小儿了,而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主,一个可拍难缠的对手。

杀了毛文龙又能如何,即使能迫使皇太极交出毛文龙,让后金金、蒙、汉三族官员相互排挤又能如何,皇太极虽然编制了汉八旗,不过力量实在太微弱了,随时都有可能被金人八旗和蒙古八旗吃掉,毛文龙的投靠反倒增加了汉八旗的力量,短期看来这是明廷的耻辱,杀之不为过,不过长远来看,一个死了的毛文龙远远没有一个活着的毛文龙给明廷带来的好处多。

毛文龙活着,朝廷便有了借口随时可以进攻后金,这是其一,其二,加速金人被汉人的同化,要知道毛文龙带过去的可是数十万汉人百姓,金人总共才多少人?三,毛文龙在,汉官在金人中的势力必然增长,起码能让汉官势力抬头,汉化金人的朝廷,其四,毛文龙对朝廷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现在有了济州岛,又有了海军,东江岛的战略位置固然重要,但已不如先前那样了,就算毛文龙不降后金,皇太极也不会放心自己卧榻之边还有人鼾睡的。

而朱影龙更加不会担心再出现一个毛文龙,如今朝廷刚刚南征胜利,四川和云贵更是捷报频传,真正像毛文龙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即使很多,在没有到生死关头,谁会希望自己做汉奸遗臭万年呢?

最新全本:、、、、、、、、、、


状态提示:第二十卷:变法自强之第八章:清狱严打 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