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崛起神话时代>061 佛门大兴
便改名为佛教,我接引道人便是阿弥陀佛。”

说完,只见接引头顶现出一舍利子,舍利子化为一金身法相,法相坐在莲台之上,背后现出一功德光轮,阿弥陀佛一拱手唱了个佛号:“阿弥陀佛。”

准提道人也跟着开口道:“我西方教演莲花之相,花开见人人见我。我准提道人改名为准提佛母,为万佛之母。“说着,摇身一变,也显出法相。

见此情景,其余四圣面色一变。

元始天尊虽然早料到自己引西方二圣共破诛仙阵会使西方大兴,却未曾想到这接引道人、准提道人竟要另立旁门。

毕竟,以前西方教虽属旁门,到底还是玄门道家之内,如今改西方教为佛教,却是彻底背弃了玄门道教,另立一门。

不过阿弥陀佛等人另一旁教,元始等人心中心中虽是不喜,但对此也是无可奈何,还得行礼笑道:“那恭喜道友了。“

阿弥陀佛和准提佛母也感到这儿气氛变化,两人尴尬一笑,道:“我佛教新立,却是有事,先行一步。“说完,二人一齐离开。

两人离开后,东方四圣突然脸色一变。

因为很快,他们就感觉到玄门气运一下降低了很多,而且那些降低了的气运全部转移到佛教,如今却已显出佛教大兴之相。

通天教主想起朱天鹏之前说的结局,忍不住朝着老子元始天尊一声冷笑,讥讽道:“没想到到最后却便宜了别人。”

元始天尊听到通天教主讥讽心中顿时一怒,但却也知此事的确乃是自己责任便不再开口,而通天教主见元始天尊让步也不再出言讥讽。

几人又都把目光集中到老子身上,毕竟老子乃是玄门之首,此事关系玄门气运,却还得他来拿主意。

此事有关玄门气运故此向来无为的老子眼中也是精光一闪便开口说道:“两位师弟、女娲师妹暂且各回道场,此事为兄自有计较。”

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娲娘娘听到老子所言也知老子修为在自己等人之上定能想出好的办法挽回玄门气运,便各自离开。

岂料,元始天尊回到地仙界昆仑山玉虚宫中,屁股还没坐热,他座下的四位徒弟都叛教了,都纷纷投入到佛教中去了,这怎么能不让他伤痛心呢,毕竟他们已经做了自己不知多少年的徒弟了,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的感情呢,如今他们都叛教了,又怎么让他自处呢。

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三位原始门下金仙因在劫中遭劫却不能恢复法力,后又被阐教副教主燃灯道人巧言舌语的说尽佛教的好处,关键还能让他们恢复法力道行,最后受不住诱惑,都答应了燃灯道人一起叛依佛教。只不过后来又拉上了拘留孙,这样四人在燃灯道人的带领下来到了西方,而西方的两位教主则是欣喜异常,就分封他们。

原始很快就是感到自身的阐教气运很快下降,这让他如何不生气呢,最后找到老子后,老子也没说什么而让原始回去吧,准备让擒住的多宝立小乘佛教分分佛教气运。

却说老子回到八景宫中后一直苦思如何打压西方佛门,挽回玄门气运。思索半响叫来玄都大师法说道:“徒儿牵为师青牛来,为师要下界一行。”

老子此次下界最主要的目的却是化胡为佛,立小乘佛教,分佛门气运。

佛教兴乃是天数,但一是不利于人教教化,二是西方佛门分担东方玄门太多气运,因此才有老子此次下凡之行。

老子骑着青牛也不着急赶路,只是如同常人赶路一般,闲暇之时还会给多宝道人讲些太清仙法。

出函谷关的时候,关守关尹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老子见叩拜之人方脸、厚唇、长眉、端鼻,威严而不冷酷,柔慈而无媚态,掐指一算,早知与此人有些缘法,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非常之礼也!老夫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

关尹道:“老丈,圣人也!务求留宿关舍以指修行之途。”

老子又试道:“老夫有何神圣之处,受你如此厚爱?惭愧惭愧,羞杀老夫矣?”

关尹道:“关尹不才;好观天文略知变化。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长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之首白云缭绕,知圣人白发,是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

老子听罢,哈哈大笑:“过奖、过奖!”

关尹却是叩头不迭,焚香而行弟子之礼,恳求道:“老师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汝将隐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关尹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後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老子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此乃人教教义之根本。

关尹大喜,跪下行礼道:“多谢师尊。”

老子道:“既拜我为师,便赐你名长眉吧。你不适合修炼我太清仙法,我也曾得其一些术法


状态提示:061 佛门大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