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矿业大王>第107章 两虎相争
的旧部,袭任校尉、将军一类军职尚可,当太守就说不通了。三四年后他打下会稽时,已经军功卓著,不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他担任会稽太守才是顺理成章。

历史上,此时在寿春的青年才俊中,没有人比孙策更加耀眼,因此孙策在寿春的活动效果十分明显,许多名士、豪杰投奔孙策帐下为其所用。

但是此时,有一个比孙策更加耀眼的新星,那就是袁耀。

论军功,袁耀不费一兵一卒得到庐江归顺,力主出兵协助陶谦击退曹操;论才学,袁耀不但对天地万物都有不同常人的见解,而且都能依靠他的这些理论探矿,开矿,冶炼铜铁,做出各种神奇的发明创造。

此时袁耀已经名满天下,所以尽管很多名士看袁术不太顺眼,但却对袁耀的天才心驰神往。自然,聚拢到袁耀身边的才俊,要远远超过孙策。

孙策在寿春活动半个多月,见已无多大成效,他必须继续依靠军功获取更大名声才能得到更多人才,便向袁术请缨,要求带兵征伐吴郡。

如今丹阳郡局势已经稳定,袁术觉得是时候在江东继续开疆扩土了,于是又召集部属商议让孙策征吴郡的事情。

众文武意见不一,有的赞同,有的反对,而其中反对最激烈的是飞天校尉袁耀。

“君侯,我们已在九江、庐江、汝南、颍川、沛国、丹阳诸郡推广新的农业技术,今年数郡将会有数百万亩农田收获两季稻麦。吴郡是稻米重要产区,百姓没有不渴望获得这项技术的。我在新港时,已经多次派人送纸笔图书给太守盛孝章(盛宪)以示交好,只是如今吴郡兵权握在都尉许贡手中,二人关系不睦,盛太守一时不能独断而已。我相信吴郡归附只是顺理成章之事,何必大动干戈,让百姓遭受战乱之苦?”

“飞天校尉所言有理。”难得老好人桥蕤叔叔关键时刻态度鲜明,对袁术说道,“《孙子》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善之善者也。’飞天校尉不战而屈庐江,避免百姓一场浩劫,乃善战者也。以蕤之见,可依庐江故事以取吴、会、豫章等郡。”

袁术环视百官道:“诸位以为如何?”

“飞天校尉与建威中郎将所言极是,业请暂缓出兵吴郡。”左将军府从事中郎,袁术首席谋士李业说道。

“我等请君侯暂缓出兵吴郡。”众文武纷纷表态,连刚才支持孙策出兵的人,也有不少人转而表态支持袁耀和平解放吴郡。

最终孙策出兵吴郡之事,被袁术暂且按下。

孙策以为袁耀不希望他立功,故意与他抢功,原本已对袁术不全部归还孙坚旧部心怀不满,此时更是愤恨不已,没到正月底,就率数百丹阳兵和孙坚旧部共两千人返回丹阳,连与袁耀辞别的客套话都没说一句。


状态提示:第107章 两虎相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