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矿业大王>第314章 横跨大西洋
敦港。

由于非洲西海岸没有沿海煤矿,这一次,袁耀横渡大西洋,前往南美洲,从南美北上到加拿大,再横渡大西洋前往欧洲。

这一路除了在戈夫岛逗留两日,几乎没有其他路障,因此船队日夜兼行,只半个月便来到乌拉圭,这里有良港蒙得维的亚港可以建港,可以规划移民开发乌拉圭河三角洲平原。

袁耀沿南美东海岸北上,巴西南部沿海很多港口附近都有煤矿,最大的是阿雷格里港西部的gu煤田。但是最容易开发的是图巴朗煤矿,沿图巴朗河上溯三十公里,在图巴朗市东部的河岸有中型露天煤矿。

袁耀利用二十艘内河轮船运输,数千人只需十天,便将全部船只燃料补满,然后一直航行到委内瑞拉湾,在海湾西岸就是委内瑞拉储量高达100亿吨的瓜萨雷煤田,大型露天煤矿el煤矿es河两岸。

在等待开发煤矿期间,袁耀进入马拉开波湖观光,一圈下来,只发现三个小部落,说明此时这个盆地的人口密度并不很高。此时南美洲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西海岸的厄瓜多尔和秘鲁地区。

由于此后一路北上,需要到达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才有沿海煤矿,为了节省燃料,袁耀尽量做直线航行,不再在大安地列斯群岛做环岛航行,而是直接航行到达尤卡坦半岛东端的坎昆港。

此时,关羽和田豫建设萨利港(萨利纳克鲁斯)已经有一年多了,两个月前,二人来电报汇报情况,田豫兴奋地告诉大家,他带上十几名卫士,花了一年时间游历尤卡坦半岛,一共访问了近百个部族。

根据田豫估计,尤卡坦地区至少有数百万印第安人。他们虽然没有铜、铁器,没有牲畜,但是由于种植的玉米是高产作物,因此他们生活较为富足安定,文明程度也相当高,已经出现了原始的文字符号。

袁耀等人从坎昆港飞行,深入半岛一百多公里的内地观察,果然在尤卡坦半岛的热带丛林中发现不少玛雅人部落,在部落周围的平地,就是他们的玉米地。

根据田豫的报告,此时的玛雅人还没有组成统一的王国,依然是各部落各自为政。由于生活相对富足,因此战争也很少。田豫保证,五年内修成贯通特万特佩克地峡的铁路,打通美洲东西海岸。

袁耀没有在尤卡坦半岛做长时间逗留,继续出发前往北美新斯科舍半岛。


状态提示:第314章 横跨大西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