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明日边缘之伐清>第七章 袭永昌,转进
>“粮食已经装好了?”窦英对陈忠等人的办事效率感到满意,微笑着夸奖道:“不错,干得不错啊!”

“不光是粮食。”陈忠压低了声音,示意窦英来到马前,用手拍了拍袋子,发出金属碰击的声音,他乐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将军,咱们发财了,发大财了。”

窦英伸手摸了摸,袋子里装的都是硬东西。用力一捏,其中还有圆圆的小物件。

“这是——”窦英反应过来,笑了笑,“清军劫掠的金银财宝。”

陈忠用力点头,笑道:“将军,有了这些钱财,您招兵买马不在话下。就是大事难成,隐姓埋名,一个富家翁也是跑不了的。”

窦英垂下眼睑想了想,叹息一声,用力拍了拍陈忠的肩膀。

招兵买马?!现在这个形势,恐怕不是那么容易。隐姓埋名?那也不是窦英所希望的。

不过,有钱总是好的。起码能更加地聚拢人心,还能买粮购物,而不必处处劫掠。

见窦英并不象自己想的那般高兴,陈忠又赶忙解释道:“将军,粮食也装了不少。十天半月的,也不会让大家饿着。对了,那个鞑酋的人头也砍下来装好……”

窦英再次拍拍陈忠的肩膀,说道:“事情都办得很好,我很满意。”停顿了一下,他又真诚地说道:“谢谢你。”

“将军——”陈忠连忙说道:“都是小人份内之事,可当不得您道谢。”

窦英呵呵一笑,说道:“以后别自称小人小人的。你和廖武等人都随我征战经年,情同手足,我便是称呼一声大哥,也不过分。”

“使不得,使不得。”陈忠吓了一跳,连连摆手,“我等能鞍前马后地追随,已是十分有幸。将军可切莫如此,折杀我等了。”

窦英看着陈忠惶恐的样子,无奈地苦笑一声,知道这上下尊卑的观念却是根深蒂固,连身边的亲信都不敢逾越。

又夸奖了陈忠几句,窦英才离开后院,带上尚善和多尼的首级,赶去向俘虏们训话。

散播消息,扩大影响,光是那些驿站的百姓还不够,窦英还要借这些俘虏的嘴用一用。

……………

夜色如水,静静地洒下来,使大地万物如同蒙上了一层雾气,也象是一层轻纱。

马蹄笃笃,一队数百人的骑兵奔驰在路上,径直向南而去,这正是窦英率领的部队,

在永昌城中休息整顿了将近一个时辰,大概是刚到亥时(晚21~23点)窦英便把俘虏尽皆从北门驱赶而出,半个时辰后他才率队出发。

先是率军出拱北门,行出十余里后,折向东,二十多里后再转向南,从永昌城外绕道南下。

这是故意作出的假象,似乎要继续向清军占领的腹心之地前进,但却是悄然开始了撤退。

由八百到四百多,窦英手下只剩下了这些将士。但马匹却有将近一千,可以不断换马疾驰,速度却是快了很多。

而且,从历史记载中判断,清军是向西追赶永历君臣,直到缅境方才撤回。而这与窦英等人走的方向正好相反,肯定是碰不到的。

可虑的只是可能先行回师的清军,但窦英相信清军回师也是因为粮草不继,想再出兵追赶他们,也有着很大的困难。

尽管如此,窦英还是禀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率队一夜不停,天亮时进入了平彝州(现施甸县)。

此时的平彝州处于权力真空,官员逃跑,清军还未来得及分兵占领。

在一个小村镇稍事休息后,窦英带人继续前行。

停晚时分,一行人马进入了州城(今施甸街东河西),这里只剩下两个小吏组织一些本地衙役和大户家丁在维持治安。


状态提示:第七章 袭永昌,转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