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战之还我河山>第165章 历史的车轮
。他们以外交人员、商人、学者、教师、医生、游客、僧人等身份为掩护,把触角伸向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领域,想方设法搜集情报,为日本军政当局制定侵略政策和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他们也游离于中国各个派别之间,从事谋略活动。

就算是独立团已经位于中国腹地,但刘浪也不认为无孔不入的日本间谍会放过自己这个击毙了他们一个少将外加一个大佐的“抗日英雄”。

等到长城抗战开始,独立团的军事基地也应该初具规模,日本人的间谍再想混进来也就不那么容易了。当然,让日本人流尽鲜血的42也就不用再保密了。至于日本人会不会仿造,刘浪敢肯定,就算把图纸给他们,那帮一向以节约为己任的陆军省高官们也会否决这个提议,42巨大的弹药消耗量会挖了他们的心,那怕42会打爆他们的大正十一年轻机枪和92式重机枪,那怕他们的后勤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渣渣。

资源贫乏几千年的岛国思维模式,不是一场战争就能改变的,直到八十年后他们依然如此。

刘浪唯一防备的反而是自己人,光头校长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日耳曼人到时候就是最好的挡箭牌。

杜月笙那边的化肥工厂应该已经投入生产,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惊人利润的产出,让他帮忙购买的德国精密车床和所需军械应该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就会送达潼关,那个时候,他的设想才能逐步付诸于现实。

不过,那还有些遥远,现在,他还得有个重要的东西先做出来。刘浪相信,那个二十几年后闻名遐迩的玩意儿在当下,也会让日寇闻风丧胆。


状态提示:第165章 历史的车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