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第005章 卖命没必要
道:“大哥之所以战死粤西,皇上是最大的主谋,负主要责任。庐州一战后,令余阙节制我们,皇上又是帮凶,如此待我杨家将,为孛儿只斤家族卖命我看没有必要了。”

杨正德道:“奸臣当道,皇帝昏庸,天完也!上天要元朝灭亡,我们不顺应天命,反而举起屠刀砍向无路而退的农民军,必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杨通兴道:“方才三位说的不无道理,不过我们现在是骑虎难下,元廷十年内会不会倒塌,我看还是借镇压红巾军的机会暗中发展我们杨家将的实力,也未尝不可。”

杨通泰道:“不是我们打不过红巾军,而是朝廷根本对我们就不放心。通兴兄弟说的我很赞同,杨家将自从唐朝以来就信奉正统,这回我们若是反了朝廷,或许元朝的天下就是我们杨家的了。”

杨通溥道:“万万不可,反了就是和朝廷为敌,有愧于皇恩浩荡。”......

杨通照终于说话了:“各路诸侯攻城略地,我们却成了灭火大军,结果还不是屡遭打压。是反叛还是效力,全凭三弟一句话。”

杨通贯见家族意见不一致,他喝了一口茶,思量了半响:“既然大家都这么纠结,我就说两句好了——其一,继续效忠朝廷,不得在军中散布红巾军的言论;其二,今后我杨通贯若是被害,尔等一定要投靠朱元璋的明军,此人大有作为。散会——”

朱元璋何许人也?安徽濠州钟离人也,小名朱重八,少年时期做过乞丐,当过和尚,郭子兴的义女婿。此人有用有谋,机智灵活,作战勇敢,深得郭子兴的赏识和重用。

朱元璋手下有刘伯温、李善长、高升、汤河、徐达、周德兴、郭英等谋士武将,拥兵十五万,在红巾军派系林立中朱元璋能够站稳脚跟,而且不断发展壮大,和他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密不可分的。

杨通贯之所以嘱咐部下自己一旦出了意外,要他们投靠朱元璋的明军,这里有个渊源。杨留总起义失败之后,十数万城步寨的苗民迁居朱元璋的家乡濠州,杨家将在濠州有了第二个根据地。濠州籍的杨家将对半个老乡朱元璋颇有好感,感染了杨通贯,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正十五年九月(1355),朱元璋派遣郭天叙、张天佑等率兵数万进攻集庆(今南京),元行台御史大夫福寿向朝廷求救,元顺帝第一个想到的是距离最近的杨家将杨通贯之部,下诏命杨通贯率部前去救援,江浙行省阿鲁恢作为监军随行。

郭天叙、张天佑督兵二万自官塘经同山,进攻集庆城的东门。降将陈野先是原元朝民兵元帅,率兵二万自板桥直抵集庆,攻打集庆城的南门,从寅时打到午时,也没有前进半步。

陈野先得知消息,杨通贯的十万大军随时可能杀到,他的二万民兵武装势必腹背受敌,还不够杨通贯塞牙缝的,他必须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陈野先在军中小憩,祝玉明带着杨通贯亲手写的书信到了陈野先的驻地,他很快就读完了书信。陈野先对杨家将的统帅很是敬仰,之所以投靠朱元璋,实乃权宜之计,杨通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动了陈野先。

祝玉明道:“陈将军,消灭郭天叙就看你的了。”


状态提示:第005章 卖命没必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