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大唐封魔录>三十四、火烧青楼?神秘符文
像什么都没说。”

“说了那么久,什么都没说?你也跟着奇怪起来了。”鲜于燕一拍肚子问道。

“一开始呢,他先干为敬,说了句谢谢。然后说,他叫鱼诺海——”

“等等,等等,那个时候你才知道他叫鱼诺海?”鲜于燕又禁不住打断了郭暧。

“是那个时候,他才告诉我,他叫鱼诺海。”

鲜于燕明白郭暧这话的意思,就是说,郭暧也不肯定鱼诺海这个名字,就是他本来的名字,许多人了做了太监,有碍祖宗颜面,都会改姓换名的。

鲜于燕听郭暧继续说下去,“后来他说,他跟了李辅国大人,进了察事厅子,有了佩刀,不会有人再敢随便欺负他了,说完,他还炫耀似的拍了拍腰间的刀。”

“就是他现在腰间所挂那把弯刀么?”鲜于燕还是抓住不放。

“恩,就是现在这把,鲨鱼皮鞘,紫铜鎏金的刀镡,刀鞘也是紫铜鎏金做了箍子,看他拿在手里,非常的喜欢,那对他来说,算是很华贵的东西了。我当时觉得,他爱刀鞘,更甚过可以让他不受欺负的刀锋。”

“所以,他也没当你的面拔出来,挥砍几下?”

“没有。后来,我们聊了些长安的风物、变化,谈了许久,可他还是一个谜!”

半个时辰后,马车到了归义坊外,二人付过车马费,下车步行。

“你确定能找到什么蛛丝马迹?”鲜于燕,对鱼诺海的话,还是有所保留。

“是。追查边令诚的事时,我就来过这里啊。”

“就你说过的,那次在永福悲田坊,那两个姓羽、姓松的人?”

“是啊。那天夜里,晋州城外,厮杀的两拨人,白头带子的头领,一个叫羽归林,一个叫松下风。无论声音,身形,以及我元识的感知,都肯定是我初探病坊遇见的那二个人。当初只知道了他们的姓氏,还多亏无影刀客喊了一句,才知道了他们的名字。”

“你现在已经不再把无影刀客,当做鱼诺海了?”

“这件事,不如先存疑搁置,静待他日水落石出,岂非更好?”郭暧回头,对着鲜于燕笑笑。

唐时的病坊,大多由官府、寺庙出资建设、维护,如果有善男信女、官员商贾前来救助钱物,当然更好。

鲜于燕扮作大夫,郭暧假装来施舍银钱,轻易便进了永福悲田坊。

鲜于燕,的确是有些医术的,只是不知深浅。

病坊里,住满了战乱时留下的孤儿、老人,有一些受过西明寺帮助,或干脆自己也是在病坊里长大的大夫,在里面照料他们。

郭暧捐了三十两银子给病坊的主事,然后帮着鲜于燕,为病坊里一些人诊治。

病坊里前前后后几个院子,每个房间里,都注满了人,每一间老弱病残都有,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安排。

郭暧、鲜于燕也正好借此,一步一步向里走去,不断的给人问诊,无论瘫卧在床的,还是身体健康的,都望闻问切一番,算是例行的检查。

病坊里,大多都是这个样子,一两个主事的,几个帮贡,几个大夫,战乱时节,老弱病残就多一些,大家有些忙不过来。从这些看来,倒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因为要给人诊治,也十分的方便观察,屋里屋外,上下左右,都看得清楚。

哎呀!一直看不出什么端倪呢?那天夜里明明看到那两人在这里,院子是一样的院子,房间是一样的房间,怎么竟如此的毫无破绽?

两个人有些累了,叉腰站在院里,瞥了彼此一眼,没说什么。

就在二人呆立的时候,一间屋里传来个声音:“阿弥陀佛,二位施主,有劳了,进来歇歇吧!”

原来最后一排房子,正中有一间小小的佛堂,一个僧人在里面供养着如来和观音。

这里既是西明寺兴建的,有佛堂很正常,有僧人引领大家诵经,也可以消除大家心中的怨念,的确是一件好事。

大概是要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孤儿老人,所以,佛堂修的很小,只供奉了二尺余的如来,一尺五寸余的观音。小小的案几上,有三碟干果,两边烧着蜡烛,地上是一具脸盆大小的铁鼎,里面烧着香火。

喊二人的,便是这佛堂里的和尚。

长安城里,一些有心的官家商贾,捐了银钱,又带着外边的良医,来为病坊里的孤儿老人问诊的,是常有的事。所以,佛堂里的僧人见他们行事,并不奇怪,看他们是累了,便招呼他们进内喝杯茶水,歇息一下。

“二位施主,有心了。这边喝杯茶水!”僧人合十施礼,忽然瞥见郭暧右腕上,也挂有一串佛珠,知道是一位俗家弟子,更深深鞠躬,再念了一遍阿弥陀佛。

“师父费心了!”二人进内,见佛堂里有几具蒲团,便捡了坐下,僧人奉上了茶。

“二位施主,不知是哪家的善人,也好让僧人在佛祖面前,多多诵念!”和尚面目慈悲,合十双掌问起。

官家求升官,商贾求发财,这些善男信女,纵然有心的,每每来时,也是于佛祖有求的,僧人这样问,也是礼数。

“哦,敝家姓郭,在东市做些瓷器生意!”郭暧呷了一口茶,对着堂中的佛祖和观音,半真半假说了句,希望佛祖和观音不会怪罪。

“哦,原来是郭施主!看施主也是信徒,真是有心了,往日里并不见得二位,莫怪僧人无礼才好!”和尚一直很客气。

郭暧、鲜于燕,与这和尚慢慢攀谈起来,偶尔的四下


状态提示:三十四、火烧青楼?神秘符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