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大唐封魔录>七十七、渭城官驿?一个地名
得罪啦,不过话说回来,他这身材,除了高度,假扮起你来,真是太有难度了。”

鲜于燕看看药师丸,又摸摸自己的肚子,哑然失笑,“公——,公子,李公子说笑了,想不到李公子的易容术竟然如此高妙,能把他扮出我八九成的样子来,真是本领过人啊。厉害,厉害。”

“哎。客气话就不说了,郭公子、鲜于大人,不知道托付二位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啊?”

“这个?原来李公子专程过来,是不放心我们的办事能力么?”郭暧反问。

“嘁,你个大男人,还挺敏感的。这件事,事关一位身在世外的朋友,他不想因为这件事再涉红尘,所以我要跟着你们,以免你们误打误撞坏了事。怎么样啊?该让我见见杜公子了吧?虽然这件事不想太多人知道,但想来想去,有他帮忙参详一下,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要不,我这就把杜公子请过来?”赵大路在渭城迎来送往多了,难免沾染些事故习气,又见郭暧和鲜于燕对那人十分的客气,知道那人身份一定很特殊,顺嘴就来了一句。

“我有说请他们过来嘛?你看这里迎来送往的,方便吗?你这奴才方才办事还算伶俐,怎么现在跟了郭大公子就糊涂起来了。还是等郭公子和鲜于大人用过晚饭,带我们去你的府衙吧。”

赵大路面红耳赤,一时语噻。连声喏喏。

挺俊俏的公子,奈何说话如此刁钻刻薄,不过又不得不佩服,此人的聪敏过人。

郭暧连忙打圆场,张罗着吃喝起来。众人也不敢多做耽搁,辰时三刻,众人酒足饭饱,便在赵大路的引领下,来到了渭城府衙。

一间偏僻幽冷的小院儿里,月色如水,一张石桌台上,一盏火烛下,摆了几碟小菜。一壶酒,还有两个送别的人。

杜环和岑参,就在今天早上,送别了自己十数年的老友,回归故土。念及友人,又想起大唐如今的国运,不知是该为老友高兴,还是为自己悲叹。

两人时而说笑时而慨叹,慢慢沉浸于久远之前的时光里。早把赵大路的叮嘱抛在了脑后。

就在这个时候,在东厢房的一道屋脊之上,一条暗红色的细蛇吐着信子,正游动而来,在清冷的月辉下,显得十分优雅。

仔细听时,还有一阵细微的哨音,轻轻的回荡在周围。

很快,它就游到了廊檐的前端,昂起首,正好看到院子里两个开怀畅饮的人,他们毫无防备的舒展着自己的身体,神情恣意。

忽然,那哨音调子一扬,变得异常诡异,刺耳。

那条蛇仿佛受到了命令一般,迅即弹射出去,在半空中身形忽然暴涨,张开血盆大口,欲将杜环、岑参齐齐吞进肚子里去。

两个正肆意畅饮的人,丝毫没有察觉这突如其来的灾厄。

当杜环正端起一杯酒,送到嘴边。

当红蛇的巨口,正悬临二人的头顶三尺。

忽然传来一声呼唤:“杜公子。岑夫子。”

是郭暧的声音,声音清脆悦耳,虽不至于振聋发聩,却引得桌上的杯碗,发出嗡嗡的共鸣。

就这样,那条本已变得十分巨大的蛇,忽然凭空消失了。就好像一个梦,只是不知道是杜环的梦、岑参的梦,还是郭暧的梦,亦或是那条蛇的一个梦。

众人寒暄过后,彼此引荐。赵大路又安排人添了酒菜,一场欢宴,直入辰时。

郭暧看众人酒足饭饱,便请赵大路安排了馆舍,燃起高烛。遂向杜环和岑参说明了来意。

“高将军的藏宝图?一幅画?”杜环、岑参听完,不由得面面相觑,一脸疑惑。

郭暧紧接着将画卷展开,二人注目浏览,脸上不禁流露壮怀激烈之意。

“恩,这画图江河壮丽,关山雄峻,云天辽阔,真让人怀念当初在西域的日子啊。”岑参捻着几缕稀疏的胡须,欢喜的说道。

“是啊。这的确是将军的手笔,想当年走马大漠,逐日猎雁,好不快活啊。”杜环附和。

“喂,喂,没让你们鉴定这画的真伪,这画是不是高仙芝亲笔画的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们在这幅画里看出什么端倪没有?”李长笙有点急切的打断了二人。

“哦,抱歉抱歉,还请这位长笙公子见谅,我二人睹物思人,一时放纵了。”

岑参说罢,又同杜环捧起画卷仔细查阅起来,不仅是画,就连那装画的竹管,都仔细看了个遍。

两个人边看边摇头,看得郭暧和李长笙不免失望。

“二位看不出什么端倪么?”郭暧问起。

杜环和岑参看了看彼此,唏嘘一声。杜环说起来:“诸位,先请不要嫌弃我等絮叨。这幅画确实是高将军的亲笔,我常年追随将军左右,驻防边关,见哪处山岳大河雄峻壮丽,一时兴起,将军总会画上几笔,他的画我是认得的。但你要说他一副藏宝图,啧,啧,这我二人就困惑了,我等虽是文官,也都是常年驻防西域,各种地图看过不少,这一副画怎么看也不像是一副地图。要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倒是有那一两点,只得考虑。”

“哦?”众人一听,不由得再次将目光集中在杜环和岑参身上。

“先说我这边”,杜环看着众人期盼的眼神,“你看这一处,这是昆仑山,这是祁连山,这是天山,这是葱岭,这是孔雀河,这里却是华山,这里是泰山,这里是五台山,这里是黄河,这里是长江,这些山岭河川,虽说布局巧妙,看不出什么不妥,但又


状态提示:七十七、渭城官驿?一个地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