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残明霸业>七百八十一章 安庆

浪称赞了所有大臣对当前局势的分析,但是并没有做进一步的讨论,而是将话题暂时转移,他问堵胤锡道:“堵卿,陕西的团练如今进展如何?御营骑兵的训练如今进展的怎样了?”堵胤锡出班回答道:“回万岁的话,北军校练营的最后一批饶义军训练已经结束,现在威远伯秦翼明正在着手对陕西团练的训练,而陕西的团练人数共计人。另外根据万岁的指示,最后一批的20万义军中,我们照样吸纳了愿意参加御营北军的义军部队,如今已经有义军归入了御营北军步营序立另有名精于骑术的义军也自愿了御营北军骑营。又有王永强、王永镇二位义军首领申请加入北军。其余的义军将领及士兵的归属正在等待万岁的朱批。”

浪很清楚的一点是,这些起义军中的兵将们,各自起义的目的以及对大明的忠诚度各有不同,有些真的是为了民族的复兴大义,这样的人为了大明的汉家江山可以牺牲一切,比如傅山。更有些人则完全是为了不同的个人目的,甚至更多的只是为了一口饱饭而已。这样的人如果管理得当则可以为朝廷所用,如果管理失当就有可能造成尾大不掉,形成军阀割据势力。

所以浪在允许他们加入大明校练营的序列之前,先打乱了他们原有的建制,然后再对他们加以训练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此后再由他们自愿的选择是否加入大明正规军的序列或者是继续选择已起义的原有模式镇守地方,那样的话,也就等同于乡勇了。如戴配,既可以充分的尊重他们的自主权,又可以对这些人进行考察,继而有选择的使用他们的力量。

堵胤锡继续道:“我军新建立的骑兵部队如今的训练比较顺利,主要是因为战马数量充沛。人员方面又有新加入的2万名北军骑营的士兵,他们原本就是西北各族中长期生活在马上的牧民。北军骑营的军马来源主要有在去年西北的各次战斗中缴获的数千匹战马,又有同鞑靼的土默特部、喀尔喀部交易了一部分战马,再有太仆寺储备军马中拨调的3000匹共同组成的。御营骑兵也由原先的3万人增加到了如今的8万人,足足增加了5万,所用战马大半都来自缴获,当然还有万岁爷用十几万两银子的内帑从蒙古各部买来的数千匹战马。此外太仆寺还有1万匹军马储备,新增的5万名御营骑兵也是从各军中抽选的,抽选后的空缺编制已经从江南原有的10万校练营中填补了过去。”

浪听后,点头道:“很好啊,只是现如今我军的规模庞大,此后恐怕无论财政上还是兵源上都难以在如今的规模之上再扩充新的军队了,百姓们苦了这么就,再增加他们的负担,就是对他们的压榨。江南剩下的5万校练营就补充给永忠的御营左前军吧,永忠啊,这样你的人马将有多少?”郝永忠:“谢陛下增兵,如此补充过后我御营左前军共有兵力人。”浪笑着:“好啊,你就带着你的部队先把安庆给朕守住,再等候下一步命令。”“臣,遵旨。”

安庆是长江下游战略要地,位于现今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今安徽省的叫法起源便是安庆与徽州各取一字而来。明朝并没有安徽省这个称谓,此时的安庆隶属于南直隶安庆府,是南直隶最西南的一个府治,对于安庆,国人素影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形容。这里是长江下游的战略要地。

浪让郝永忠防守安庆的目的是为了让御营左前军控制住长江中游与下游之间的航道、并支持其他部队对南京的围攻。如果在安庆有像他这样的一支强军,还可以向北威胁河南的济尔哈朗以及监视南直隶清军的远距离调动和相互的支援,将清军限制在各自所在的区域之内无法动弹。

这样一来,郝永忠在安庆的驻军不但可以将南京与河南的清军切割成两段,将他们隔离开来,还可以作为未来战役的预备队。此后明军可以在清军的南京援兵出现以后集中优势兵力围点打援,而一旦战事出现不利,守住了安庆则可以保住长江中上游不会落入敌手,败军还可以从容的向安庆以西撤退,避免部队遭受更大的损失。

接下来的调动是陕西以及襄阳的部队,随着话题的不断深入,浪将这四位重臣让进了偏殿的沙盘旁。无论澜哪里,临时朝堂的一边儿都必须要有一个偏殿才校他们一起看着沙盘之上的战场模型,浪则慢慢的调遣部队发布命令。由于济尔哈朗在河南的存在仍然是江南明军最大的威胁,所以明军沿长江及汉江的防线,襄阳、汉口、九江、安庆一带都需要重兵防守,这就造成了南京战场上的兵员短缺问题。

而且虽然明军如今有南北两个方面的大军一百多万人,可是真正的主力部队还是太少太少,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支清军的主力就是四十万,如果在一些毛毛虾的身上就把大明仅有的一些精锐消耗光了,其他的明军数量就算再多,也是没有骨头的软体动物。所以在滥心里,这场仗必须循序渐进的打,必须先用一些战斗力较弱,成立时间短的新部队探路,这个想法其实和多尔衮的考虑是一样的。

因此,从如今已拥有八十多万规模的陕西明军中抽调些部队用来加入南京战场就成了一个合理选项。可是北军中,蜀王刘文秀自己手中的部队太少,马进忠与秦翼明已经是明军主力部队。对于剩下的起义军一系的李锦、刘体纯这两位北军中新增肥的胖子的抽脂,就需要费


状态提示:七百八十一章 安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