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通亲亲表》说。若得辞远游,戴武弁,解朱组,佩青绂……乃臣丹情之至愿,不离於梦想者也。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初为楚制,系楚庄王所戴。后秦统一中国后。采楚制为远游冠。而唐代其他官吏,则戴幞头的比较普遍。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也称乌纱,俗称乌纱帽。幞头是中国隋唐时期男子的普遍服饰。幞头系在脑后的两根带子,称为幞头脚,开始称为垂脚或软脚。后来两根垂在脑后的带子加长,打结后可作装饰,称为长脚罗幞头。相传始于北周武帝。始名帕头,至唐始称为幞头。初以纱罗为之,后因其软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纱内,使顶高起。裹幞头时除在额前打两结外,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后取消前面的结,又用铜、铁丝为干,将软脚撑起,成为硬脚。唐时皇帝所用幞头硬脚上曲,人臣则下垂。五代渐趋平直。至宋,幞头以藤织草巾子作里,用纱作表,再涂以漆,称为“幞头帽子”,可以随意脱戴。其式样有直角、局脚、交脚、朝天、顺风等,身份不同,式样也不同。皇帝或官僚的展脚幞头、两脚向两侧平直伸长,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则多戴无脚幞头。平式幞头是一种软裹巾式,顶上的巾子较低而平,亦称平头小样,为一般士庶与官吏宴居,或者闲居时戴用。软脚幞头,软脚幞头是在幞头之下衬以巾子,即假发,或木围头使幞巾的外型乎整固定,幞巾的两脚加厚并涂漆;使其平展下垂,行动时则飘动尔士所爱戴用。圆顶直脚幞头,这是一种硬裹幞头,用木围头衬在额前,再用幞巾裹之,也可用藤草作成内型,外糊皂纱,涂漆而成,其两直脚用铁丝织成,外罩漆纱,使其向左右平伸,为朝臣与地方官吏所用,唐,宋,明历代皆有采用。方顶硬壳幞头,这是一种硬裹的巾帽,用铁丝或藤草编成内型的硬壳,再糊绢或罗,并涂于黑漆,外型方而隆起,左右两脚用铁丝制成,并糊漆纱,向两侧乎伸或上翘,为宋代官员所好戴,宋代帝王也常戴用,但其两脚平直而长,向左右平伸,长至二尺。在造型时可参考采用。方顶硬壳幞头,这是一种硬裹的巾帽,用铁丝或藤草编成内型的硬壳,再糊绢或罗,并涂于黑漆,外型方而隆起,左右两脚用铁丝制成,并糊漆纱,向两侧乎伸或上翘,为宋代官员所好戴,宋代帝王也常戴用,但其两脚平直而长,向左右平伸,长至二尺。在造型时可参考采用。结式幞头,结式幞头也是一种软裹巾式,在幞头之上加一巾子,将其两脚系结在头前,呈同心结状,将另两脚反结在脑后,为将尉、壮士所好戴用。”


状态提示:第491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